本报讯 (记者 王淋玲) “储存酒精等危险化学品的防爆柜必须张贴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方案,危化品仓库不能使用易产生火花的铁质工具……”近日,在浙江晶信绿钻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区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正在两名“观察员”的监督下开展执法检查,详细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并及时将存在问题和整改方式反馈给企业现场负责人。
这是区应急管理局邀请公职律师、企业代表作为执法检查“观察员”,深入执法一线助力规范涉企检查的创新之举,旨在通过全流程“伴随式”的行政执法监督活动,推动涉企执法从“事后纠错”向“前端预防”转型,实实在在为企业“松绑减负”。
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日前,区应急管理局根据年度执法计划,提前向社会公示3月至4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明确重点检查内容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名单,以“精准执法+优质服务”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因为早就看到过公示内容,我们公司提前对重点检查事项进行了自查,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等。但执法检查中还是发现了问题,这就说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仍有待提升,确实需要执法人员定期给我们‘体检’。”企业现场负责人承诺将在10天内对隐患问题落实整改闭环。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决策部署,区应急管理局以坚持问题导向、事故导向、目标导向为原则,聚焦重点检查事项,科学制定执法检查方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定期公布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企业和重点检查事项,切实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强化涉企执法监督效能,深入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监管,统筹推行“综合查一次”,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践行“执法+服务”理念,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职律师和企业代表作为执法检查“观察员”,全程参与执法检查行动,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指导,帮助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根源上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安全生产入企技术服务,引进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机构驻企‘把脉’‘对症开方’,实施服务过程评价赋分机制,加快安全生产服务从‘单向供给’向‘双向互动’转型。”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探索安全生产“精准执法+优质服务”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度,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让企业可以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