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城区“低空+治理”场景再拓展 公路设施巡查,无人机可接单

2025-04-03 09:04

来源:

昨日下午,一架无人机从陶堰机库升空,沿着白富线从北向南飞行,对公路设施进行巡查。“当天巡查情况良好,未发现公路设施损坏情况。”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公路一队队长周献超说。

据介绍,自去年以来,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积极探索执法新模式,利用无人机对河道开展巡查,取得不错效果。今年,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又拓宽无人机应用场景,在公路设施巡查、涉路工程巡查、在建交通工程巡查等领域进行实践,提升交通执法效率与监管覆盖范围。比如,在公路设施巡查方面,无人机可以对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全覆盖飞行,检查路面破损、道路标识损坏、路面塌方、路面抛洒物污染公路或其他障碍物影响路面安全通行等情况。此外,无人机也能对涉路施工工地进行监管,检查施工单位是否设置围挡、警示标志及夜间反光设施,是否存在占道超范围作业、未批先建等违规行为,扬尘防治措施是否到位等。

周献超告诉记者,公路一队每周会巡查越城辖区内所有国省县级公路和在建交通工程2~3次,来往白富线等较远区域一般需要2个小时,执法成本较高。而无人机从机库起飞,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只需七八分钟就能飞到指定地点,有效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此外,无人机还能对桥梁、陡坡以及在建交通工程等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巡查,提升路域环境监管能力。

不同于以往执法人员操作无人机对某一区域进行空中巡查,此次无人机巡查通过“下单”完成。周献超说,公路一队根据日常人工巡查情况,梳理出交通枢纽、事故高发区等优先级较高的路段,将无人机巡查需求与绍兴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对接。中心在接单后,安排飞手远程操控无人机完成“订单”,同时将巡查报告反馈给提交“订单”的部门。“根据部门提交的需要来划定无人机的航线、范围,通过AI算法来识别抓取相关信息。”无人机飞行驾驶员竺杨逸说,之后如再次执行相同指令,便可以实现“一键完成”。

记者了解到,目前越城区正积极探索“低空+AI”立体化治理模式,已部署裸土未覆盖、秸秆焚烧识别、河道漂浮物等30类AI算法,共计飞行1700余次,产生预警照片2800余张,推动城市治理从平面向立体精准跃升。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董林清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