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上虞区道墟街道这样做

2025-04-01 17:43

来源:

热闹“村晚”四季常伴,综合文化站全天开放,才艺课程随心报名……

在绍兴上虞区道墟街道,你无论是想赴一场书香沁脾的书友会,还是想看一场精彩绝伦的越剧表演,抑或是想享一次大汗淋漓的舞蹈练习,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搭子”,也能寻觅到适宜的场地。在道墟,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正以百花齐放的姿态,不断扩大覆盖面和适用性,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诗意生活。

近年来,道墟街道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空间设施,依托“百姓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坊,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推动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蓬勃发展,让多元化、个性化的优秀文化种子在家门口“深种”,让基层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精神文化获得感。

软硬兼施,文化服务供给不断提质扩容

近400名民间文艺人报名参加,70个节目角逐决赛……3月3日至6日,道墟街道庆“三八”暨第七届“品质道墟”百姓才艺大赛在道墟街道联江、云里、肖金等三个村文化礼堂精彩上演。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不仅有朝气蓬勃的学生,更有辛勤工作的上班族,也有精神矍铄的退休老人。他们带来了歌曲、小品、器乐、莲花落等众多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汇成了一曲惹人开怀的“乡村颂歌”。

从第一届的一个下午完成比赛全流程到如今光预赛就需要分3天进行,从最初10多个参赛节目到如今70多个参赛节目,“品质道墟”百姓才艺大赛已经成为道墟街道文艺活动中最热闹的场景之一,也是各村文艺队伍的“兵家必争之地”。“品质道墟”百姓才艺大赛为何能如此受百姓和草根“民”星欢迎?背后是道墟街道软硬兼施,十几年如一日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懈坚持。

道墟街道一直以“贴近生活、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为原则,积极推动群众文化推广与创新艺术普及方式,努力促进公共文化资源效能最大化,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

高质量的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地方群众精神富有的基础。2019年,道墟街道将原粮站仓库进行改造,并在保留原建筑风貌上,建成集多功能活动厅、特色文化展馆、图书分馆、练功房、视觉艺术展厅、文艺团队活动室、艺术培训室、文体团队活动室等于一体的街道综合文化站。同时,为进一步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最基层,道墟街道着力打造“十五分钟品质文化圈”,大力开展各村社文化礼堂建设,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道墟也先后获评省文化强镇、省文化礼堂建设示范街道等荣誉,全民共建共享的文化格局初具雏形。

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道墟街道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以优质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020年,道墟街道综合文化站成立“百姓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坊,着力开展舞蹈、器乐、主持、声乐等免费公益培训,并注重成果的巩固与舞台转化,形成了“培训+展示”的品牌特色,“培训+组团”的成果转化模式,促进工作坊服务的有效延伸。“在培训科目设计上,近年来,我们也从最开始的‘政府端菜’向‘群众点单’转变。”道墟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马德良介绍,截至目前,街道已开设舞蹈、器乐、绘画、书法、主持、经典朗诵、声乐、拉丁舞、儿童口才、少儿模特、儿童创意画、成人戏曲化妆等16门免费培训项目,累计为民服务3.5万人次。

创新惠民,文化特派员制度让服务触手可及

“最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排练。”刚刚结束了“品质道墟”百姓才艺大赛,道墟街道镇级文化特派员、新屯南村妇联主席陈丽亚又马不停蹄地组织村里的舞蹈队排练起新节目,准备“奋战”即将到来的2025年“我们的村舞”暨上虞区第二届广场舞比赛。

除了广场舞比赛,陈丽亚还要为4月份的活动做好准备。“我们现在每个月至少要举办4场活动,内容涵盖文体公益培训、健康宣传、反诈骗宣传、亲子活动等多个方面。”陈丽亚说,自从去年成为镇级文化特派员后,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不少。为了让“文化种子”真正播种到基层群众心中,陈丽亚不仅自主策划了“我们的村晚”“雷锋月”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多场晚会、活动,更主动对接市、区、街多级资源,将《父母智慧大讲堂》、文化走亲等多场活动引进到村里。在陈丽亚的组织下,村民们实现了“月月有活动参加、季季有晚会看、年年有节庆”,文化氛围贯穿四季。今年,新屯南村还被评为浙江省老年体育现代化社区。

就在陈丽亚抓紧时间排练“奋战”的同时,在距离新屯南村4公里外的云里村,镇级文化特派员宣香花也正在忙碌地策划着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活动。“每次传统节日前,就是我最忙的时候。”吹、拉、弹、唱、跳、主持样样都行的宣香花除了要做好云里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道墟有名的主持人,每场大型活动现场都能看到她在舞台上主持的身影。

宣香花直言,自从当上镇级文化特派员后,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担子也重了不少,但自己是累并快乐着,因为这也是她一直热爱的事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文化,看着他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这大概就是我们作为文化特派员努力奋斗后最好的回报。”

像陈丽亚和宣香花这样的镇级文化特派员,在道墟还有20位。他们走在乡间村落、田间地头,播撒“文化种子”,让曾经沉寂的村庄焕发新生,让村民在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中找到了归属与自信。文化浸润人心,是最柔软持久的振兴力量。为了让文化成为全街道人民的“共享大餐”,去年,道墟街道进一步完善了街村文化供给联盟,对文化特派员制度进行扩面延伸,在街道22个村社和街道综合文化站派选一名有丰富的基层文化经验阅历,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文化文艺特长,有想法、有情怀、懂农村、爱农村的志士聘任为镇级文化特派员,实现文化特派员制度全覆盖的同时,将文化特派员的触角渗透到村社第一线,推动基层文化共富,着力打造农村文化精神高地。

热情高涨,更多草根“民”星登上大舞台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近年来,道墟街道立足街道实际,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整合各方人才力量,通过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为辖区民众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热爱文体活动的草根“民星”主动加入,为街道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自道墟街道新里港村的村民章林红一家便是其中之一。章林红一家与文化事业结缘要从她的父亲谈起。10多年前,因为热爱绍剧表演,经过专业拜师学习后,章林红的父亲章云根创办了道墟绍剧团,带领一帮同样热爱绍剧、志趣相投的伙伴,走街串巷为村民们带去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绍剧演出。在父亲的影响下,章林红也和小姐妹们组建了一支业余跳舞队。“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自己在家里的闲置场地跳一跳,也没有什么专业的老师指导,全靠自己摸索。”转机出现在道墟街道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百姓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全面开展的那一年,“自从培训班开了之后,我们不仅有了专业的舞蹈老师指导,还能参加走秀、管乐、声乐、柔力球等各个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今,章林红和姐妹们一起组成的街道文化站舞蹈队已经成为道墟家喻户晓的“民星”,多次代表街道前往盖北、小越等多地开展文化走亲活动。

在母亲章林红的影响下,如今,从小就学习葫芦丝、萨克斯的章彪不仅多次参加道墟的各个文艺晚会,更与宣香花一样成为道墟主持团队中一员。去年,他被聘任为镇级文化特派员,为道墟文化事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在道墟,像章林红这样,几代人都热衷于文化事业的家庭还有很多。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道墟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随着道墟公共文化服务质效的持续提升,不仅让群众乐享一场场“文化大餐”,更结出累累硕果。街道通过专业艺术培训,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表演水平的文艺骨干,参与惠民演出、文艺活动和各类文艺比赛、展演,在各种演出和赛事中崭露头角。在去年的上虞区“我们的村晚”暨2024年“娥江颂”群众文化月才艺展演中,道墟街道更是收获满满,选送的舞蹈《太阳姑娘》荣获金奖,莲花落《乾隆禁赌》获银奖,歌伴舞《绿色水乡》获铜奖,街道荣获“优秀组织奖”。

公共文化服务出圈又出彩,公共文化队伍越来越壮大,公共文化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在道墟这片热土上,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在新的征程上,道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正朝着新目标大步迈进。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