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风味

2025-03-21 10:21

来源:

散人二三,游鸟依偎,我在这江南石巷中,看见了人间烟火气。

绍兴,一个从儿时到高中存在于别人口中的城市,我终于来了。车辆来来往往,人群熙熙攘攘,而我独自一人走在这个陌生却又让我安心的城市里,走在石巷中,停留在桥上。我想透过这一古城,试图读出它的风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实并不远,由此可见幼时的鲁迅是多么喜爱这个小天地,以至于他能迟到。现实中的百草园并不能看见课本上的皂荚树,也看不见长妈妈对鲁迅说的美女蛇。普普通通的一个偌大菜园子,种植着水灵灵的蔬菜,旁边只一石碑,刻着“百草园”三字。初看只觉得无趣,可午后散散漫漫的阳光将自己的光辉撒在园子里,竟让人羡慕那些青青翠翠的叶儿,仿佛下一刻就要与阳光共舞,美妙至极。想着幼时的鲁迅,在那个背诵《鉴略》的时候,百草园的有趣大抵是治愈鲁迅无聊世界的良药吧。

春日的到来,使鸿雁陆陆续续归家安身,不止一次看见一鸟儿在这古都里,或漫步,或拾食,抑或在屋檐上静立不动,抬起那小巧而高傲的脑袋思考着鸟生。我望着停在兰亭上的鸟儿,冥冥之中像是鸟儿指引着我走到这。

相传,越王勾践在此种植兰花,在汉代,在这里设置了驿亭,故名为“兰亭”。这,也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所晋代园林,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文章《兰亭序》正是在这里诞生。我看着静默古雅的兰亭,诉说着过往一切,心里涌出一股情感。或许我是当时在一旁研磨的童子吧,懵懂看着大笑的狂人诗者,或许在这流觞曲水中,我是那一盏漂流在叶子上的酒盏,猛的停在一诗者边,于是他们高歌、狂笑、挥笔、读诗。

书圣,书圣,一个在语文老师口中的文人墨客,绍兴到底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他在这里写下无数佳作。站在书圣故里的墨池边,停过题扇桥上,拍过黑瓦白墙的房子,走过青板石铺就的石子路。感受到绍兴人文历史的水墨味,我不免感叹,绍兴,真是好一座江南水乡啊。也难怪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难怪王羲之弃宅为寺,难怪一汪清水变化成墨池。

每每走过绍兴的街道,无论清晨、傍晚,总有笑容可掬的爷爷奶奶拿着一把竹扇,聊着家里长家里短,时不时传来嘻哈大笑或呢喃巧骂。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我恍惚看见了我的家乡味。最美不过人间烟火气,我终于明白了,绍兴最不缺的,是这温馨、文雅,最不缺的,是这熙熙攘攘的人群声,传来悠悠的家乡味。

在陌生的城市,家乡味是一个让人心安的味道。故乡风味,是能让游子安心的味道。而绍兴所给我的,是弄堂里拿着小风筝嘻哈吵闹的稚儿,是摇着蒲扇悠然自得的老者,是饭店中传来咿呀婉转的越曲声。这些在闹市中的小片段,就好像我回到故乡中。

绍兴这一座古城,有着不少爱国人士,不少文人骚客;铭刻着惊鸿篇章,犀利言语;高歌着“辛亥三杰”的革命号角,泣诉着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曲。而绍兴,这一古城,却也只悠悠向远方传来古韵钟声,静静等待有人发现它

作者:林乐怡(浙江农业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