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铁水奔流的绍钢记忆

2025-03-31 09:49

来源:

开栏的话:档案是历史的瑰宝。一份档案,承载了人生记忆,记录了社会现象、历史进程,不可或缺。从个人档案的管理到历史档案的查阅,从档案文化的传播到档案资源的利用,档案工作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让尘封的档案“动”起来“活”起来,绍兴市档案馆从今起推出《档案里的故事》专栏,讲述“故纸堆”里的故事,探寻档案文献在新时代的温“故”知“新”。

68年前的1957年4月15日,一个“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的暮春时节,浙江钢铁厂绍兴分厂在绍兴市区五云门地块的一片荒地上正式破土动工,建设者们人头簇拥,挥镐担土,掀开了建设绍兴钢铁厂(简称“绍钢”)的序幕。

在此后44年时间里,绍钢成为绍兴最重要的工业记忆之一,而一切兴衰都记录在5万余卷档案。

沧桑44载的记载

“306编号的都是绍钢的档案!”近日,记者走进绍兴市档案馆的库房,一排排档案架整齐排列,步入其中,仿佛走进一条时光隧道。走到库房深处,随着工作人员摇动架体滚轮,有序摆放了十来个架子的绍钢档案尽现眼前——5.5万余卷档案,有纸质档案、2千余张照片,全方位记录了从建厂初期的审批到2001年停产歇业,生动展现了绍钢的辉煌与没落。

上世纪50年代前,浙江钢铁工业一片空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对钢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改变浙江不产钢铁的被动局面,省委决定筹建浙江钢铁厂。1957年1月,省工业厅和上海市第一重工业局签署《浙江钢铁厂绍兴分厂协议书》,决定在绍兴合办一座年产铸造生铁3—4万吨的小型炼铁厂。

1957年4月15日,在万众瞩目中,浙江钢铁厂绍兴分厂破土动工。经过各建设单位7个月的艰苦奋斗,11月上旬,27.5立方米1号炼铁高炉本体和各项附属设备全部竣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第一家钢铁厂。

老照片显示,1957年11月26日下午,第一炉铁水从1号高炉汩汩流动,这炉铁水,揭开了浙江现代钢铁工业的序幕,也标志着浙江现代工业的诞生。当天的《浙江日报》以《红光照耀 铁水奔流》为题整版报道。1958年,浙江钢铁厂绍兴分厂更名为绍兴钢铁厂。

此后,随着一期工程与二期扩建的展开,绍钢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成为绍兴工业经济中的“巨人”。 但在改革浪潮的拍打中,绍钢几经起伏。到20世纪末,绍兴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由绍兴钢铁总厂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企业,成为冶金工业结构改革调整的重点对象,后因转型升级失败,于2001年5月17日,由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破产。

绍钢的5.5万余卷档案,在宣告破产的那一刻起成为历史。2004年,绍兴市档案局(馆)完成绍钢厂档案接收工作,这批档案是市档案馆馆藏数量最多的全宗。

绍钢工人的荣光

在绍钢档案的老照片里,绍钢工人雕像的出镜率很高,这尊头戴鸭舌帽,一手拿着钢钎,一手托着“科技”标志的白色雕像,是许多绍兴人对绍钢工人的第一印象。

绍钢工人雕像落成于1987年,人物原型为全国冶金系统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时任绍钢轧钢分厂甲班工段党支部书记的边平福。据了解,1978年3月份,轧钢分厂甲班工段线材平均班产达到110.3吨,各项指标均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同年5月1日,作为带头人的边平福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后被评为全国冶金战线劳动模范。1983年5月4日,边平福在一次处理轧机故障的过程中不幸殉职。

1987年,在绍兴钢铁厂成立3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位劳模,绍钢以边平福为原型雕刻了绍钢工人雕塑,立于厂区大门口。直至绍钢厂区块被征用拆迁,绍钢工人雕像被迁到今天的绍钢纪念公园,与保存下来的一段旧铁轨,讲述着绍钢的过往荣耀。

当年有句顺口溜:“绍钢工人三十六,买双皮鞋来郁郁”。指的是那时候的绍钢工人每个月36元的高工资,再加上好福利,买得起皮鞋,绍钢工人是一个令人自豪与羡慕的职业。

“铁水奔流、钢花飞溅,我们是光荣的绍钢工人……。”时至今日,许多绍钢工人还会哼唱这首绍钢的厂歌,歌词里蕴含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令人羡慕的“社群”

绍钢在最辉煌时有1万多职工,那时绍兴市区也就十几万常住人口。走在绍兴街头,身着白色帆布厂服的绍钢工人随处可见,这一身厂服也是当时人们出门时的“门面担当”。

而所有这些令人津津乐道的内容,在绍钢档案的老照片、杂志刊物中就可见一斑。

记者在2000多张老照片中,还看到了绍钢当时创办的宿舍、医院、幼儿园、理发店、俱乐部、浴室、冰棍车间、汽水车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曾经的绍钢,已是一个配套设施齐全的成熟社群。

在许多绍兴人记忆中,绍钢工人福利是那个年代中稀罕物。夏季的绍钢汽水、白糖棒冰、绿豆棒冰,曾是一代人童年的美味。冬季热气腾腾的浴室,解决了几多家庭洗澡难。绍钢俱乐部,更是许多绍兴年轻人约会、看流行影片的最佳场所之一。绍兴第一批筒子楼——绍钢宿舍,让绍钢工人成为许多绍兴人眼热的对象。

今天,老照片中的4幢绍钢宿舍与绍钢俱乐部依旧伫立原址,根据规划,这里将作为工业遗址被保留下来,供人参观。

记者来到了位于迪荡的绍钢纪念公园,这里原是绍钢厂旧址,公园里有一段60米左右长的铁路,一个钢铁工人雕塑和一块《绍钢碑记》,碑记写着:绍钢因时而立,顺势而退。为历史之见证,城市之记忆。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敏霞 编辑:黄晨珂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