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菱外公外婆家中收集的健康杂志,封面上写满了许多宣传语。
将保健品送货上门时,商家往往会附送一个播放机,播放机里录有产品的宣传广告语和电话。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月20日,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包含多个保健神药广告案件。这些广告常常出没于各类电视台,在节目的间隙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力。有不少的保健产品曾因虚假表述而被整治,但总能“换皮重生”,继续宣传。
有统计显示,中老年人已经成为目前电视节目受众的最大群体。走到人生下半场,健康、长寿成为老年群体的普遍性关注点。这恰恰让保健品公司看见了商机,在广告语中摆出“治疗癌症”“降血脂”“降血糖”等一系列功效。
从屏幕内到屏幕外,从线上到线上,免费领取鸡蛋、养生课程每日打卡兑换现金、一分钱不要的三天两晚旅游……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这些在年轻人看来不太可靠的商业套路,却轻易套住了不少老年人的钱包。
B
免费鸡蛋诱惑,牢牢套住老年人钱包
不少保健品公司擅长用一些小恩小惠来动摇老年人,比如免费领鸡蛋和蔬菜、来公司包饺子,甚至邀请老年人参加免费的旅行团。
有一次,舒琪(化名)的奶奶参加了保健品公司组织的免费三日游,最后开了一天的会。会上,公司员工一直在卖惨推销产品。
“怎么个卖惨法?就是一直和老人家说公司经营很难,这次免费让会员们来旅游,问他们玩得高兴吗?吃得好不好?以后还想一起这样玩吗?那我们是不是要有一个好身体?接着就引入了他们的产品。”舒琪说。
原本节俭的爷爷在奶奶的带动下,从最开始的抵制,到耐不住免费青菜、鸡蛋的诱惑,也开始沉迷保健品。现在包括舒琪母亲在内,几乎全家人都在服用保健品。
与其说这种免费的福利切中了老年人贪便宜的心理,不如说是戳中了所有贪便宜的客群,只不过其中的老年群体对自身健康问题尤为看重,而这恰恰为保健品公司筛选了一批精准的目标客户。
在张菱记忆里,外公的生活非常节俭。平时只有外公外婆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子女和孙辈都不能时常陪伴在身边。两年前,外婆中过两次风,照顾外婆的重任落到了外公身上。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外公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
“那些电话销售说话很好听,把老人家哄得很好,可能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吧。”张菱说。
一名曾经从事保健品推销的人士,匿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据其表示,这些保健品的目标群体一般是手上有一些可支配收入、缺少子女关心和陪伴的中老年群体。
培训过程中,该人士曾给一名阿姨电话介绍产品,但很快便放弃了推销,“因为有女儿的陪伴,她不缺吃的,更不缺我这个陌生人的关心和问候”。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