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马桶虽好,怎么使用却是个难题。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在如厕、洗澡、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便,几十年前的家装和家具可能不再适应老年人的身体需求,冰冷的座椅、过高的电灯开关、易滑倒的淋浴间……都可能藏着安全隐患。2024年,我市启动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截至去年年底,已有1004户家庭享受适老化改造带来的实惠。
当老年人遇上“智能化” 需要适应期
“刚装上这个恒温花洒的时候,洗了三分钟澡,水就变成冷的了。”3月25日下午,在越城区城南街道温馨社区兴越花园小区内,64岁的李阿姨向记者展示了她的适老化改造成果,从厨房的天花板、卫生间的淋浴房,到重新铺设的自来水管、煤气管道,每一个适老细节都是她亲自设计、把关。短短半个月,李阿姨家焕然一新,但在享受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前,她透露,自己有一段尴尬的适应期。
作为初次接触“高科技”的老年人,对于新添置的恒温水龙头和智能马桶,尽管上门安装时师傅已经向她讲解过如何使用,但调节温度、每个按键对应什么功能等“知识点”,李阿姨仍然很难全部记住。
事实上,“高科技”适老化改造产品使用难的情况在农村地区更为普遍。“很多农村的老人不识字,偏向于选择安装扶手这样不用动脑学的产品。”负责适老化改造的绍兴普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主管郑霄莹告诉记者,像智能马桶这样的产品,由于功能按键较多,老人们通常都不会使用,也学不会,改造欲望也相应降低。
不过,当下,我市负责适老化改造的不少装修公司都提供了售后服务,为“高科技”使用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我给装修公司打了电话,第二天,师傅就重新上门来教我了。”李阿姨告诉记者,师傅又手把手仔细教了一遍用法,并且看着她操作无误后才离开,几次下来她已经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这些产品了。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