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柯桥区各幼儿园、中小学正在陆续开展学生体检工作。部分学校的体检结果显示,不少儿童青少年存在超重肥胖问题。专家呼吁,体重管理需从婴幼儿期抓起,最好建立“全家总动员”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齐贤中心小学(陶里校区)体检现场,绍兴市中心医院齐贤分院的医护人员正为孩子们测量身高体重,多个体型圆润的身影引起了记者注意。“超重肥胖率正以每年缓慢但持续的速度增长,且呈现低龄化特征。”齐贤分院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汪新亚说,过去肥胖多集中在初高中阶段,如今小学甚至幼儿园孩子也成了“重点人群”,以辖区内的小学为例,平均每个班约有10%的孩子有超重问题。
9岁3个月的豪豪(化名)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身高1.38米的他体重达53.5公斤,BMI指数28kg/㎡,属于重度肥胖。
豪豪妈妈带其到柯桥区妇幼保健院身高体重管理门诊就医时,儿保科副主任医师赵小乐问诊发现,其饮食结构严重失衡,早餐喜爱油腻食物,正餐无肉不欢,蔬菜摄入量几乎为零。后经过相应的干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后,豪豪3个月成功减重5公斤。
据柯桥区妇幼保健院身高体重管理门诊数据显示,部分小学生BMI指数已突破30kg/㎡,达到重度肥胖标准,更有婴儿期肥胖案例出现。“体重管理不是肥胖后才补救,而是从出生就要建立健康习惯。”赵小乐说,2岁以下婴幼儿需对照生长发育曲线,2岁以上儿童则通过BMI指数监测。赵小乐进一步补充说:“多数儿童肥胖属单纯性肥胖,但需先排除病理性因素。体检发现异常后,应及时到专科门诊排查代谢异常、评估脏器损伤风险”。
赵小乐建议,儿童体重管理需建立“家庭、学校、医院”联动机制。家长与孩子同步调整饮食,增加户外运动,保证每天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同时,对超重儿童需定制营养计划,如用杂粮替代精制碳水,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控制油炸食品。而体重管理本质是生活方式管理,家长的行为示范比任何药物都有效。
(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