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两会,低空经济再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强烈信号:低空经济不仅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力股,更是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27日,越城区举行全区低空新基建项目开工仪式,吹响了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冲锋号,正式宣告越城区低空经济从“试点探索”迈向“全域落地”,为区域发展注入无限可能。
低空新基建项目开工建设,是越城区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一环。低空新基建,作为新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分支,涵盖了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以及各类低空飞行服务站、无人机起降场地等关键领域。它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搭建起了一座连通传统产业与新兴低空经济的桥梁。近年来,越城区低空经济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开通运行全省首条常态化低空载人航线,越城至上海浦东只需45分钟;创新打造低空勤务模式,集成入驻“空中110”“空中119”“空中120”;落地引进AS700载人飞艇,助力游客“解锁”云端观光的全新体验……这些应用场景的落地与拓展,离不开低空新基建的有力支撑。
此次低空新基建项目开工,不仅是对时代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符合越城发展实际的康庄大道。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然而,低空飞行环境复杂,如果缺乏完善的场地、通信、导航与监视设施,往往会导致飞行安全隐患,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开工建设低空新基建项目,正是解决这一瓶颈的重中之重,为全区低空经济腾飞铺设坚实跑道。
不仅如此,低空新基建项目作为越城布局低空经济的关键之举,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将成为越城先进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催化剂。在低空新基建项目中,涉及飞行器制造、起降场地建设、通信与导航系统完善、能源补给与充电设施建设等多个产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性。其投资规模庞大,涉及工程建设、设备采购、技术研发等多个环节,能够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例如,低空飞行服务站的建设需要通信、气象、地理信息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这将促进相关技术企业在越城的集聚发展,为越城产业生态的完善和优化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低空新基建项目将有力促进越城现代服务业的繁荣。低空经济的发展催生出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将在多个维度带来深刻变革,如低空旅游、低空治理、低空物流等。以低空旅游为例,低空旅游项目的开发能够让游客从全新的视角领略越城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不仅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还会促进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服务业的繁荣,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同时,随着项目建成投入运营,还将吸引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涌入低空经济领域,激发市场活力,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业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就业机会。
2025年是越城低空经济“积厚成势”的一年。此次低空新基建项目的开工,是越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全区上下要以此为契机,抓住这股东风,乘势而上、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让越城产业在低空经济的带动下实现质的飞跃,不断向着“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先行区”目标奋勇前行。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