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产业项目开工,8个产业项目竣工!这是今年以来滨海新区交出的一份响当当的成绩单。成绩的取得,与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不断迭代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能紧密相关。
据了解,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作为新区产业项目的“娘家人”“贴心人”“护航人”,一直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管家式服务,在项目落地、建设、竣工投产等各个节点精准赋能,让企业轻装前行、行稳致远。
“全流程”服务优化提速
“全程指导,让人安心。”谈起项目开工时的场景,中实新材料年产5000吨高性能纤维新材料项目负责人余英感慨万分。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计划投资约3亿元,总占地面积约35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厂房、研发中心等。该项目作为今年第一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产业项目,实现了25天“拿地即开工”,跑出了滨海新区项目建设新速度。
能有这样的速度,得益于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无微不至的暖心服务。据介绍,从中实新材料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始,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就决定升级以往拿地项目早落地快开工的理念,迭代推出拿地项目“963”开工攻坚服务理念(即90天内开工是合格、60天内开工是良好、30天内开工是优秀),让工作更细化、目标更具体。
边妙奇是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中实新材料项目服务专员。“由于企业是首次在滨海新区拿地,对很多流程和手续都不熟悉,因此我们必须耐心指导,随时了解企业需求。”边妙奇告诉记者,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在企业办理“一码四证”前,提前上门对接,清单式帮助企业准备相关材料。“相当于在企业正式办理手续前,我们先为他们提前进行了一次模拟办理。”边妙奇说,最终,该项目仅用25天就实现“拿地即开工”。
“如今在我们中心,‘963’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争取开工优秀已成为大家努力的目标。”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全天候”服务打通堵点
这几天,在华凯年产600万套厨房智能家电用品项目现场,经常可以见到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代办组组长何颖伟的身影。
该项目位于沥海街道,由绍兴华凯厨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分为两期建设,一期用地34亩。投产后形成年产200万件电饭煲内胆、300万套不粘锅、100万套配套餐厨用品的生产能力,预计达产后年产值3亿元。
眼下项目开工在即,却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项目入口设在辅路上,入口下方有管线,按照此前惯例,大型设备和车辆进出会导致管线使用存在隐患,需要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论证。论证周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
“为了不影响开工,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多次来现场查看,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何颖伟表示,经过多次协商,目前提出的最优方案是在符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在入口上方铺设钢板,做好保护措施,确保项目正常推进及供水管安全使用。
“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何颖伟说,该中心的项目服务专员几乎每年都要跟进3个以上新项目,在协议签约后、土地公告后、项目拿地后3个节点,主动靠前跟踪服务,做到部门勤脚步、企业少弯路、项目快开工。
同时,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还提前整合今年一季度“开门红”项目底数,做到早谋划早启动,通过“清单摸排+会议督促+计划攻坚”方式,迅速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卡点,压实一季度“开门红”项目各环节时间节点,争取更多项目更快开工。
“零距离”服务暖企解忧
近日,艾可泰科糖尿病干细胞疗法及衍生产品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总规划用地200亩。目前一期工程投资超4亿元,用地38.35亩,规划建成1000万人份细胞样本库,总规划建成4000万人份的全亚洲最大细胞生物样本库,为疾病研究、药物开发及转化医学提供战略资源支撑。
此前,因项目建设需要,工地主入口矗立了一排电线杆,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企业车辆进出。“随着项目竣工,电线杆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获悉企业诉求后,该项目服务专员丁一锋立即联系供电企业进行沟通。
很快,国网绍兴滨海供电分公司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了解和确认,决定将企业大门口的多根电线杆和线路进行移除和改道,并提前部署电力设备移除相关工作。最终历时3周,艾可泰科项目门口的电线杆得以顺利拆除,项目形象得以更好展现。
为让项目顺利推进,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持续改进工作举措。近年来,该中心创新建立相关机制与43项代办标准化流程,实现项目服务时效管控,提高项目服务专员履职效能,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今年以来,该中心更是运用“三跑”模式,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议10场、专项攻坚推进会8场,通过倒排时间节点、优化流程,做到每日督促、每周分析、每月调度。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项目开工建设,强化全程跟进、狠抓建设进度,坚持服务前移、深化机制创新,全面提升项目全周期管理效能,全力夺取首季建设‘开局主动、起步领先’的攻坚成效。”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淳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