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全省蔬菜业务站长专业知识提升培训班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绍兴蒋相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众人对王坛镇充分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现代绿色农业的先进做法给予了赞誉。
在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各地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张,品牌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对其认可度也逐步提升。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现代绿色农业在发展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必须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与引导体系,积极促进产业融合与升级,持续提升农民素质并强化农业组织化程度。
绿色农业的发展涉及农业、环保、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若各部门之间缺乏顺畅的协调配合机制,绿色农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协同联动推进绿色农业政策的执行,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校、农业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从多个维度凝聚强大合力。其一,应构建跨部门协调机制,有效避免政策冲突或执行空白情况的出现。其二,着力搭建绿色农业项目与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高效对接平台,精准匹配项目需求与资金供给。其三,科研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定向培养绿色农业专业人才。
生产者在投身绿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深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对此,可考虑对投资绿色农业项目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此激发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农业领域。针对采用绿色生产技术、购置环保设备的企业和农户,金融机构可依据绿色农业生产周期的特性,量身定制专项贷款产品,并给予利率优惠,切实降低其融资成本。同时,政府可出资设立绿色农业风险补偿基金,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农业生态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特色产品,全方位降低绿色农业生产经营风险。
当前,绿色农产品市场监管存在漏洞,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度。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协同合作,从标准制定、监管执行、生产经营规范、宣传推广以及社会监督等多个维度共同发力。除了进一步完善绿色农产品标准与认证体系、强化监管执法力度之外,推动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至关重要。绿色农业企业应将产品质量视为生命线,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到销售运输等全流程,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行业协会则应积极推行绿色农业行业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农业企业信誉评价机制,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与管理,引导企业共同维护绿色农业市场的良好秩序。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