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8年的嵊州市双子食品有限公司,是嵊州一家颇具实力的速冻小笼包生产企业。企业总经理裘圣告诉记者,与诸多行业类似,小笼包行业存在“野蛮生产”后压价竞争现象。前年每只小笼包能卖到0.8元左右,如今却只有0.6元左右,价格下跌幅度十分显著。这严重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营,部分企业甚至陷入经营困境。
“2022年至2023年,嵊州小笼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新进入的企业为争夺业务,纷纷打起价格战。”裘圣说。
据了解,压价竞争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采购商掌握着小笼包的主要销售渠道,处于强势地位,厂商往往难以与之抗衡,采购商压价行为普遍;其二,随着速冻小笼包行业的快速扩张,生产企业数量日益增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部分生产商为吸引客户,主动降低价格,每只小笼包降价0.1元甚至更多。
如何打破恶性竞争困局?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竞争本属正常,但过度压价无疑会扰乱市场秩序。尤其是对于小笼包这样“门槛”不高的行业,不仅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恶性竞争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那么,该如何打破这一困局呢?(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