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5位老人“包干”古树14年

2025-03-26 14:39

来源:

“全国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我们这些保护志愿者真的非常开心。“电话中,沈建昌兴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说,古树名木保护有法可依,这对众多古树名木保护的践行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沈建昌带队的绍兴市保护古树名木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成立之初的十多位元老,有的从中年人成为退休老人,有的则从花甲之年走到了耄耋之年,不变的是他们一直活跃在一线,成为绍兴保护古树名木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78岁的队员吴岩兴介绍,多年来,志愿者凭借自身对古树名木的热爱,自发投身于保护古树名木的事业当中,从业余到专业,走进大街小巷、城镇村落持续监测关注古树生长情况,并将相关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同时还常进行保护古树名木的知识宣传。

将不同区域的古树名木,根据志愿者生活、活动的实际情况划分包干区,是志愿队自成立以后逐渐形成的志愿负责制。沈建昌说:“队里的成员年龄都偏大,所以在划分包干区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身体情况、交通出行等,多数以越城区的古树名木为主,有时候遇到其他区、县(市)的突发求助,志愿者也会结伴前去了解情况。”如今,在柯桥区、新昌县等地都留下了志愿队保护古树名木的足迹。

今年70岁的张文荣家住袍江,根据志愿队“包干到人”负责制,他一人承担下了袍江片区的几十株古树名木,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看,这已经成了他这十几年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次,张文荣接到袍江一位居民的求助电话,“包干区”内一株400年树龄的古樟树移栽后受损,导致状态越来越差,如果不加以干预治疗,该树很有可能面临死亡。张文荣和同伴将情况报送给了绿化管理部门,对这株古树进行了营养补给治疗。“现在,这株樟树已经枝繁叶茂了。”张文荣笑着说。

投入古树名木保护的14年,志愿队参与拯救了不少古树名木。比如越城区延安路和解放南路交叉口舍子桥边的绿化带里,原本有一棵已经130多岁的桂花树。后来这里先后开了几家餐饮店,多台大功率空调外机运行让桂花树生长环境遭到破坏,长势受到影响。志愿队队员发现情况后向园林部门反映了情况,如今,这棵古树已经保护性迁移到绍兴运河园边的绿化地里。

当然在保护过程中,志愿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树来说,虫蚁的侵蚀是最隐蔽的,不少老树都是因为虫蚁啃食死去的。”沈建昌说到:“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保护古树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救助中不断积累经验,见得多看得多也就可以在下一次遇到类似问题时有效应对。”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保护和科学技术加持,守护好每一株古树名木,也讲好每一株古树名木的故事。”沈建昌说。他希望有“新鲜血液”补充到护树志愿者队伍来,更希望有学识、有绿化知识的人加入,让各界力量在古树名木保护中更有针对性。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