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化特派员日记|张东华:在桃形李花海中赏花踏青

2025-03-26 14:15

来源:

3月中下旬是桃形李花盛开的季节,今年的桃形李开得特别旺盛。近日,嵊州市金庭镇两万五千多亩桃形李花儿竞相绽放,笔者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洁白如雪花海中,犹如步入人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穿行于花海之中,感受到这既是春天里的一场浪漫邂逅,又是一场令人难忘的旅途。

说起桃形李,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王羲之辞官,隐居金庭的时候。这里是琅琊王氏始祖王子晋的道场,是道家二十七洞天的所在地。唐代裴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称:"越中山水之奇丽者,剡为之最。剡中山水之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其洞在县之东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洞天之北门也。……此地何事,常闻异香;有时值人,从古不死。真天下绝境也。"“有时值人”,《剡录》卷八“物外记”作“时值仙人”,意指在金庭洞天有时会遇到“仙人”。

至今在华堂村前的五老峰中还保留有王子晋驾鹤吹笙的白云洞。当年,王羲之辞官归隐金庭。在这里,王羲之“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修植桑果”,“抱弱孙”,尽享田园之欢,亲情之乐。在他的《十七帖》中,有《笃喜种果帖》《青李来禽贴》记录下了各类水果的特色,还从朋友处打听良种,青李就是在此时在金庭引种的。

据考证,桃形李的种植则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1958年春,13岁时因父母双亡流落到奉化溪口的华堂人、王氏后裔王香标回到华堂,尝试把金塘李嫁接到桃树根上,到1961年时嫁接成功,结出了形似桃子的李子。这种李果大核小、汁多鲜美,咬进嘴里一股蜂蜜味直入心田,与原来金塘李的形状和味道截然不同。从此以后,桃形李在华堂村大面积种植,后来延伸到金庭镇及浙江省的其他地区。据金庭镇农办王政鹏介绍,桃形李的种植技术和产量在国内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近日到金庭,洁白的桃形李花盛开。乘高铁或自驾到金庭,在花海中穿梭,如入人间仙境。唐代裴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记载:“按《上清经》,洞天在天台桐柏山中,辟方四十里;北门在小香炉峰顶,人莫得见之。樵夫往往见之者,或志之以奇花异草,还报乡里,与乡里同往,则失其所志也。”

赏花踏青时,拜谒王羲之墓,笔者听到幽远处飘来层层笙歌,它仿佛传递着“书圣”的秘籍。

(文化特派员张东华,图片拍摄陈君贤,记者高建峰整理)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