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造零件”到“筑广厦”,“越宫”智造硬核赋能产业升级

2025-03-26 09:33

来源:

近日,在浙江越宫钢结构有限公司滨海制造基地,职工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生产作业,在数控设备的辅助下,一块块巨大的钢板轻松完成下料,一旁的激光切割机精准雕琢出零部件轮廓,经过焊接、打磨、防腐等一系列精密工序,钢材最终蜕变为装配式建筑的梁柱与墙板。这个年产达60万平方米的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生产基地,正以硬核智造实力,描绘建筑行业的新图景。

越宫钢构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制作、安装于一体的大型钢结构建筑企业,在浙江和山东拥有4处生产基地,以及多条轻钢、重钢、桥梁、网架、桁架、围护板材和楼承板生产线,年产各类钢构件18万吨、智能停车设备3万台套。

作为扎根绍兴32年的老牌钢构企业,近年来,越宫钢构以创新破界,实现了从“造零件”到“筑广厦”的战略跃升。面对建筑产业变革浪潮,企业积极开启“制造+总承包”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整合房建总承包一级、钢结构一级、市政总承包二级、设计甲级等全产业链资质,实现从单一构件供应商向工程总承包服务商的华丽转身。近年来,企业先后承接滨海新区人才房28万平方米住宅、钱清开尚服饰13万平方米厂房等标志性工程。

“我们发挥钢结构技术优势,将总承包工程中的钢构环节‘握在手中’,既降本增效,又筑牢质量护城河。”公司董事长骆银昌道出转型密钥。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使企业2024年总产值达12.1亿元,同比增长29.35%。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越宫钢构研发中心,工程师正对“栓—管砼体系”进行抗震模拟测试。这项创新技术可有效提升建筑抗震性能,已成功应用于袍江中心商住区3-5地块、稽山盛大金府等项目,这两个项目因此均荣获浙江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示范项目。近年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有着独特的优势,现场施工量小、安装速度更快,能够明显降低噪声和扬尘污染,且拆除后可二次回收利用,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骆银昌介绍。

据悉,该公司数十项工程先后荣获浙江省钢结构金刚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和鲁班奖(参建)等奖项。由越宫钢构、浙江大学等单位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对穿螺栓多腔钢管组合墙结构技术规程》,已于去年8月1日起施行,填补了该行业标准空白。

2024年,越宫钢构在绍兴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中刷新了越城区类似单体建筑建设投运速度之最。这座承载城市产业升级使命的4500平方米地标建筑,从打桩到竣工仅用了56天。

“这不仅是速度的比拼,更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项目负责人回忆起那段攻坚岁月不禁感慨。当时,面对四层复杂钢结构展厅施工等挑战,企业组织300余名建设者组成钢结构、土建、展厅、装修、设备、智能化、软件7个专业团队,通过积极协调合作,实现多项建筑工序同步推进。最终,项目较传统工期缩短60%,成为绍兴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的标杆之作。

“未来,越宫钢构将进一步稳固绍兴及浙江区域的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开拓全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及智能停车库市场,为推动滨海新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骆银昌表示。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朱灵斐 编辑:张衎男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