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昆明开往遵义的列车上,因排雷失去双眼双手的杜富国,被列车员和乘客火热“追星”。
杜富国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我们用“铁骨铮铮”四字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其时,他在执行云南边境人工扫雷任务时突遇爆炸,生死瞬间他用身体护住战友,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并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尽管他的眼前从此变得一片漆黑,但他并没有迷失在萎靡、颓丧的黑夜里,而是化身为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着别人前行的路。这样的英勇壮举,是何等的可贵;这样的英雄,怎能不受人尊敬!
曾经,许多人将“追星”目光投射给娱乐圈的明星。尽管“追星”是每一个人的自由,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追星”是为了什么?如果“追星”只是片面追求一些明星奢华的包装、阔绰的消费甚至是扭曲变态的私生活,这般“追星”又要把自己引导到哪里去?如果全社会形成这样的“追星”取向,那我们的社会秩序和环境怎能清朗?我们并不反对“追星”,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明星的艺术表演,去深入挖掘他们德艺双馨的风采,聚焦于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工匠精神,那当然值得去追。
真正的“追星”,追的应该是“星”们身上特有的禀赋、精神与气质。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明星固然值得去追,其他在各行各业中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状元”“明星”也值得去追,其中那些英雄模范人物更值得大追特追。须知道,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充盈着中国人历来颂扬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他们“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忠诚与担当,总是让我们热血沸腾,他们就像一座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不仅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而且无形之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价值导向、心理支撑和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崇尚英雄、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就让我们从自觉追随像雷锋、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杜富国等“明星”开始,从“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做起,进而汇聚成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