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辗转反侧的你或许不知道,中国超3亿人正与失眠共享同一片星空。当传统助眠产品还在用数据“记录”时,一场“睡眠革命”已悄然打响。3月19日,清华大学与喜临门共建的“智慧睡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场产学研的“双向奔赴”或将重新定义人类与床的关系——从被动承托到“AI陪伴”,科技正把"睡个好觉"变成一件容易事。
“真正的科技不该是冰冷的指令,而是有温度的感知。”喜临门董事长陈阿裕在揭牌仪式上的这句话,恰好解释了这家深耕41年的企业为何能不断突破行业瓶颈,一次次走在领域前端。当不少知名品牌还在比拼弹簧数量、促销力度时,喜临门已投入超10亿元研发出空气弹簧床垫,用107项专利编织出“会思考”的AI睡眠系统,并初步将放松减压、主动助眠、深睡补能等功能在产品上实现应用,将被动睡眠升级为主动睡眠。
至于效果,国家体育总局的实测数据更具说服力:运动员使用该产品后入睡困难降低55%,夜间觉醒减少50%,可以说困扰人们已久的睡眠难题,如今寻到了一个最优解公式。
“我们此次与清华大学合作,将正式切入更高维,更有温度的‘AI陪伴’赛道。产品功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将向愉悦情绪、睡眠检测、疾病预防、科学干预、健康管理等多维度多学科做升级,形成‘AI陪伴’的核心功能支撑。”喜临门董事兼董秘沈洁告诉记者,用户的需求不仅是“睡得好”,更应该是“被懂得”。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同样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说:“现代社会睡眠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挑战,探索睡眠的奥秘,研发提升睡眠质量的技术,不仅是一项科学任务,更是一项关乎人类福祉的社会责任。”据悉,这场睡眠革命的背后,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中国方案”。联合研究中心将聚焦“精准感知”与“情感交互”两大方向,把清华的算法优势与喜临门的场景数据结合,让产品进化成“比你自己更懂你”的生活伙伴。从零甲醛技术到疾病预防干预,从深睡补能到情绪调节,一张看似普通的床垫已承载着健康管理的未来图景。
据了解,除这次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外,喜临门还与国家体育总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等相关机构开展相应课题测试及合作。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制造更好的床垫,更是让今夜无人失眠。”沈洁说。
当科技开始理解深夜的叹息,当产品学会拥抱疲惫的灵魂,或许不久的将来,那句“晚安好梦”真的能成为全世界最真诚的祝福。
作者: 编辑:沈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