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想到,一个退休老人,读一本儿童文学竟然读得津津有味。虽然张炜的《橘颂》不长,一共也就不到十万字,但我在一天内很有兴趣地读完了,还颇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实在是很难得的事。
《橘颂》讲述了86岁的老文公在身居海外的儿子归期难定、冬日将尽之时,带着名叫橘颂的猫欣然住进山间石屋生活的故事。石屋宛若一座孤零零的迷宫,独自建造在河的北岸。河对岸石头村往昔的繁华已逝,仅剩下三个留守者:60多岁的老婆婆李转莲、九旬的老棘拐和他十岁的孙子水根。但盎然的春天依然如期来临,清幽的村庄鸟语花香,宛如现代桃花源。这里清净而恬适、神秘而凡俗、热烈而寂寞、欢悦而感伤,既充溢着人世间的温情和烟火味,又不乏令人浮想联翩的浪漫。于是,老文公与橘颂亲近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探秘石屋,追忆家族历史,破解“冰娃”谜题,举办春宴,聊先辈传奇,讲奶奶的故事和自编的童话,重拾古文字研究手稿……丰富的生活不禁让老文公感叹:“山里的春天很大。”满满的诗心,满满的童心,引人神往,让人心醉。
张炜曾谈及自己的儿童文学观: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品应该有一部分留给未来。不能端给他们一碗清汤,没有任何可咀嚼的东西。他认为,所有好的儿童文学一定是成人喜欢阅读的,反过来说,只要是成人读了了无趣味的东西就一定不是什么好的儿童文学,甚至不是什么文学。《橘颂》就是很好的证明:简单的文字,纯洁的文字;简单的故事,美丽的故事;简单的人物,朴素的人物。这一切,有趣,有味,有情,有心,有着满满的诗心和童心。
《橘颂》中不仅有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还有山水画的纯美,有令人浮想联翩的诗意胜境,有俯拾即是的神奇想象。我们可以看见街巷被一代代抚摸和踩踏、看似陈旧却格外结实的石块,会听到动物们前来听奶奶给童年的老文公讲“冰娃”故事时的哭声和笑声,会闻到“夜气中混合了水、树、山,还有星空的味道”,会欣赏先辈们以不竭的童心和创造力留下了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建筑,会惊讶两代祖先“被凤凰领走了”“变成了山里的一棵树”这样浪漫而神奇的离去。此外,春天里众多欣欣向荣的植物和不甘寂寞的动物,凝聚了浓厚民俗色彩的罩子灯、手压井、泥碗,以及捉大鱼、摘香椿、采蘑菇、做槐花饼等散发着浓郁乡村气息的生活场景,人间烟火,精神不竭,既有“世外桃源”的魅力,更有浪漫理想的闪光。
《橘颂》很精炼,全书一共三十三章,每章只表现一个场景下的情节、对话。这种如电影分镜头般的情节设计,能让孩子毫无压力进入故事,也让如我这样的老人能够轻松地、一直地读下去。《橘颂》的语言令人赞叹:全书没有长句子,极少用复句,全都是不事藻饰的短句,对话也多用口语。但短句并不意味单薄,反而焕发出别样的魅力。相较于张炜的其他儿童文学作品,《橘颂》一书沿承了其作品题旨丰富而厚重的特点,这也是张炜作为一位思想型作家的独特之处。他的作品总能引导孩子以及各种年龄段的成人进入故事和文字的深处。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说:“今天孩子们的生活都太热闹了,成人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橘颂》能让人于极淡处去体味生活的极简情境,值得每个人阅读。”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