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布业会馆门口宽大恢宏,是我们孵太阳的绝佳之地。那个大门口设计独特,凹进去的形状巧妙地避开了凛冽的寒风和飘洒的冷雨,朝南的方向使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一片明媚。会馆前面那座旧时遗留下来的照壁,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据说有着挡风水的作用。门口宽敞的道地,为我们的欢乐时光提供了广阔天地。照壁前那棵参天大树(元宝树),宛如一位慈祥的长者,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树上鸟声委婉,为我们孵太阳的时光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那时,我们一群人总会围坐在布业会馆门口的边上,沐浴在阳光下,分享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炫耀着自家儿女的优秀。谁家孩子在学校评上了“三好学生”,谁家孩子奖金拿了多少,谁家孩子考上了高中或者大学,这些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当然,也有人会抱怨生活不如意。彼此的情感在交流中愈发深厚。
孵太阳的以妇女和小孩居多,偶尔也能看到几位老男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或是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温暖,或是给孩子们讲些故事,比如《聊斋志异》的鬼故事,《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徐文长的故事等,“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束语,吊足了我们这帮孩子的胃口。婆婆妈妈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她们一边兴致勃勃地聊着家常,一边熟练地做着针线活。做累了,就捧一会儿铜炉,捂手驱散寒冷。在温暖的阳光下,时光变得缓慢而美好。
在孵太阳的时光里,还能吃到令人难忘的美食。母亲会把带去的黄豆和蚕豆放在脚炉里煨,不一会儿,就能听到“啪”的一声,那是蚕豆熟了的信号。母亲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拣出来,用嘴轻轻吹一吹,就递给我们吃。有时候,脚炉里还会放几个小番薯,慢慢烤着。随着时间推移,番薯和豆子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诱得孩子们直咽口水。说来奇怪,那些从炉灰里拣出来的食物,吃了从来不会拉肚子。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香甜可口的烤番薯,软糯香甜,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味道。
我在布业会馆所在的那条街上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朝气蓬勃的少年时代。那些温暖的阳光、亲切的笑容、欢乐的场景,深深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这天中午闲来无事,我从鉴湖新村的家中来到了滨河社区老年活动室门口孵太阳。然而,此刻的我,是以中老年人的身份坐在这里。眼前的场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温暖的阳光,依旧如当年一样洒在身上,带来满满的惬意;陌生的是,如今的人们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现在的人穿着亮丽保暖的衣服,手上没了取暖工具,也没了针线活。曾经让孩子们垂涎欲滴的烤豆和烤番薯,也被各种各样的零食所取代。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脸上,少了过去那种生活的沧桑感,取而代之的是阳光明媚的笑容。他们依旧开心地分享着儿女们的成就,也在比晒自己的退休生活……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沈建昌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