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从53.7%到21.3%,这家社区医院如何做到?

2025-03-21 08:38

来源:

近日,绍兴市护理品管竞赛举行,全市22个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入围。比赛中,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三级医院同台竞技,凭借《降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项目获银奖,成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唯一参赛并获奖的单位。

外周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管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会导致患者治疗中断、并发症增加及医疗成本上升。“在日常输液过程中,护士冲管、封管操作不规范引发堵管,或患者输液时出现药物渗出、静脉炎等情况,都是导致外周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上升的常见因素。”该中心护理部主任冯霞解释道。

为解决这一痛点,该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将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用药医嘱与输液移动护理PDA系统紧密关联,实现留置针冲管、封管、拔管等全流程智能化预警提醒与闭环管理,并对左氧、甘露醇等刺激性强的药物,也在系统上设置输液前后的冲洗提示。护士只需用该系统的手持终端,扫描患者的腕带二维码,即可实时接收相关操作与用药信息的弹窗及语音智能提醒,进一步规范相关护理操作。

据悉,该中心于去年6月引入输液移动护理PDA系统,成为滨海新区首家提供输液移动管理服务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该系统主要依托无线互联网技术、移动护理手持终端(PDA)、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实现患者身份和药物条形码核对、各输液节点记录提醒以及智慧大屏无感输液三大功能。”冯霞告诉记者,目前系统已在中心实现全覆盖,进一步规范了治疗操作流程。

除了创新应用信息化手段,该中心将中医塌渍技术融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有效预防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感。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制作了注意事项宣教二维码,张贴在各病房与输液室,患者只需用手机扫描,即可查看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宣教知识,增强患者与家属的自我护理意识。

“通过多项创新举措协同推进,中心的外周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从53.70%有效下降至21.31%,患者的就医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该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持续聚焦基层医疗服务“小切口”,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贴心的医疗服务。

(越牛新闻综合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 柯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