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106短信平台
成为垃圾短信的主要发送源头
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垃圾短信,三大运营商承诺整改!
近日,记者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获悉,上海市消保委已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就106短信签名标注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取得了积极共识。
三大运营商均承诺
对于有歧义或无法清晰标识
短信内容提供者的签名
将使用短信内容提供者的规范企业名称
(内容提供者实名)进行标注
超七成消费者
常收到106 开头的垃圾短信
上海市消保委的调查数据显示,76%的消费者表示经常收到106 开头的垃圾短信。这些短信内容繁杂,且存在假冒或混淆签名、设置消费陷阱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部分短信假冒银行、知名商家等名义,以“账户异常”“低利率贷款”“积分到期”等为诱饵,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进而可能被不法商家套取个人信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链接到钓鱼网站给手机安装木马病毒。
02
中国联通表示:将通过数字化技术校验签名登记与实际发送的一致性,上线端口“先登记,后发送”的系统级鉴权管控模式,严格审核并登记接入客户的资质证照文件,同时强化数字化运营能力并引入AI技术。
03
中国电信表示:将强制要求企业进行短信签名及实名制信息登记,建立短信内容动态巡查机制,对不包含退订方式的短信内容零容忍,采取主端口降速、关停等处置措施。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三大运营商的承诺和举措充分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有助于消费者准确识别短信来源,避免因模糊或错误标注而陷入消费陷阱。上海市消保委希望三大运营商能够加快推进标注规范企业名称的相关工作,并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对所有有歧义或无法准确识别的签名的规范使用。同时,上海市消保委也将与三大运营商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共同推动106短信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光明网】
作者: 编辑:冯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