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去世后,温迪(化名)就被儿子浩辰(化名)接到别墅里一起居住,日常由保姆照顾其起居。子女事业有成,自己衣食无忧,温迪的生活在外人看来幸福圆满,可她整天觉得活着没意思,总是告诉子女自己不想活了。
老人搬进别墅后,竟说“不想活了”
70岁的温迪原本住在柯桥一小山村里,6年前老伴因病离世后,儿子浩辰怕她一个人住过于冷清,就将她接到城里同住。
浩辰事业有成,是一家外贸企业的经理,早早买了别墅。为了迎接母亲的到来,浩辰与妻子把一楼一间向阳的房间整理好。温迪想着整日能与儿孙相伴,便答应了这一安排。
以前,温迪自己做饭、打扫卫生,住进儿子家后,这些活都由保姆料理,她便不再操心家务,每天喝茶养花,看起来十分悠闲,但她始终开心不起来。尤其是去年冬天一场肺炎过后,温迪瘦了10多斤,每天更加提不起劲,情绪也陷入了谷底。
即便是不久前的春节,有亲朋好友来家里探望,也有一起上酒店吃饭的家庭聚会,温迪也无法乐在其中,聊不上几句就想回家。脾气也变坏了,常说一些丧气话,有时连孙子的撒娇也不想回应。
浩辰带母亲上医院做了各项检查。温迪虽然讲话有气无力,但医生说肺炎已经彻底痊愈了。温迪说经常头痛,但脑部CT也没有检查出任何异常;肚子上有按压痛,但B超也排除了可能产生的器质性病变。
最后,朋友推荐浩辰带母亲去心理门诊看看。在心理医生眼里,温迪打扮整齐、气质也很好,但是精气神却不如正常的老人。经过一系列检查和问询,温迪被确诊为中重度抑郁,浩辰这才发现,母亲的疲惫与消沉是由于心里“生病”了。
在心理医生面前,温迪说出了心里话,她心情不好很长一段时间了,每天半夜醒来就睡不着了,早上也找不到起床的理由,整天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无事可做的她,渐渐失去了活力
谈起现在的生活,温迪觉得一切都很好,她也不懂自己心情为什么不好。
原来,温迪与老伴感情深厚,两人关系融洽,家务分工已有几十年的默契,一个负责做饭、洗衣,一个负责打扫、种菜,家里屋前院后都打理得井井有条,邻居们还能每天看到他们挽手散步的场景。
老伴在世时,两人也聊过生死的话题,甚至提前做好了寿衣,买好了墓地。但那一天真的到来后,温迪还是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做饭做到一半就出神了,忘了灶上还开着火;有时在家需要帮忙,还是会下意识地唤起老伴的名字。
等搬去和儿子同住后,温迪的生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前住在村子里,经常有邻居来串串门,说说家长里短。温迪虽然不喜欢管闲事,但总被人拉着说理。搬到儿子家里后,温迪的生活一下子变冷清了,左邻右舍没有熟悉的,家里除了保姆没人与温迪搭话。因为不熟悉路况,温迪也不知道从儿子家里出去要怎么坐车,哪怕去个超市,也要仰仗儿子、儿媳开车出门。
儿子对温迪很孝顺,给她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儿媳也经常给她买吃的、买穿的。但日常儿子、儿媳工作较忙,经常加班,孙子也是忙于学习,周末要上培训班,温迪很难有机会和他们多交流,只能看着孩子们忙忙碌碌,自己想帮忙却又无从下手。
心理咨询师分析,这种无事可做的状态让温迪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与动力,物质上的满足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反而让她更加清醒地感受到失去老伴后的孤独与无助,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慢慢地失去了活力。
春节团聚过后,老年人抑郁频发
事实上,春节过后心理出状况的老年人比较多。
吉安(化名)就在节后带母亲上了四五趟医院,起因是母亲隔三岔五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头疼、胃疼。吉安虽然工作忙,但总是尽力赶去探望母亲,自己没空时,也会拜托妻子带母亲上医院做检查。但检查做遍了,却没查出特别严重的疾病,最终被转到了心理门诊。
心理咨询师表示,老年抑郁症在假期过后尤为常见,由于老年人在过年期间享受到了高浓度的陪伴,而长假结束后,这种家庭团圆的氛围突然消失,他们往往难以适应往日清静的日子。这种心理落差,加上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的孤独感、无助感等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作。
“老年抑郁患者一般不会主诉抑郁情绪,而是更多地表述为失眠、没胃口、关节疼痛等躯体化症状,所以很多老年人及其家人往往意识不到这是心理问题,而是选择去医院进行各种检查,排除各种身体疾病。”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除了节后不适应,还有大部分老年抑郁的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外部起因,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过得非常好,没有受到任何刺激和打击,却渐渐出现失眠、心情不愉快、不愿意出门、活动减少等症状,如果确诊是抑郁症后,需要通过药物和心理咨询调节症状,再辅以一定的家庭支持。
心理咨询师:
“以温迪的儿子为例,他在忙碌之余,也想尽力给予母亲关怀,包括把她接到家里来住,但这种陪伴只停留在了表面,缺乏深入的情感交流。”资深心理咨询师钱国正表示,温迪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照顾,更需要心灵上的满足,老年人不能闲下来,而是要时时被需要,真正参与到儿孙的生活中来。
要理解和关爱老年人,关注和沟通很重要,尤其对于那些没有明显外部原因而突然陷入抑郁的老年人,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隐藏得很深,不易被察觉。这不仅是因为他们自身可能不愿主动提及,更在于周围的人往往缺乏足够的关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更倾向于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心底。钱国正建议,做子女的要细心观察自己的父母,当父母开始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消极情绪或言论时,这便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信号。如果父母这种消极状态持续时间过长,而且影响到日常生活,那么就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了。
“像温迪这种情况,儿女应该多鼓励她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哪怕是在小区里跳个广场舞。同时在家里,也可以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搞卫生、洗衣服,这不仅能够让老人保持自理能力,也能让她在生活中找到目标和成就。”钱国正表示,老年人自身也要学会调节心情,不能让自己过于闲散,适当的忙碌和充实的生活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可以尝试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园艺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能让老年人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找到共鸣和支持。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