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了一年半,终于‘重生’了,新签约入驻的企业马上就要在这里开工建设!”近日,在柯桥区漓渚镇六峰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金卫指着一片闲置的旧仓库地块向记者介绍,这块64.5亩的土地,曾是村集体的“沉睡资源”,如今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摇身一变成了“共富园区”,既盘活了土地资源,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六峰村是“花木专业村”,村民早年走南闯北经营苗木花卉生意,经济富裕,然而,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却相对单一。“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就靠着这块地。十六七年以来,一直租给一家黄酒企业用作仓库,最多时有110多万坛绍兴黄酒存放于此,每年租金196万元左右,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徐金卫说,2023年7月,黄酒企业选择退租,六峰村面临村集体经济收入“归零”的困局。
幸运的是机遇来了。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公布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方案,在符合村规划和完成土地确权的前提下,可出让乡村闲置经营性建设用地。当月,柯桥区作为我市唯一入选的地区启动试点工作,六峰村找到了出路。
原先64.5亩的旧仓库地块被划分为5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仅盘活了乡村土地资源,实现了从“闲”变“宝”,还引来了产业资源,激活了自身的“造血功能”。“两块总占地37亩的地块分别被两家公司拍下,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和仓储物流园区,另外3块土地被村所属的强村公司拿下,占地27亩左右,村里准备新建厂房用来出租。”徐金卫指着规划图说,同时他还算起了“经济账”,“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超过500万元,等到‘大厂’入驻,还能为村民提供不少就业岗位。”
“六峰村是最具代表性的‘试点村’,沉睡的资源变成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桥分局相关负责人说,自试点以来,柯桥区已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12宗79139平方米(约合119亩),成交金额7674万余元,带动产业投资约2.8亿元。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