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国内外纷纷将目光投向科技领域,积极探索智慧养老的解决方案。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方面的创新,为老年人护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小西”穿梭于老人之间送货。
日本:机器人能帮人坐起来,穿袜子,炒鸡蛋
近日,在东京,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靠近一名仰面平躺的男子,轻轻将一只机械手放在他的膝盖处,另一只机械手放在他的肩膀上,将男子翻转到侧卧位。这是护工为老年人更换衣物、预防褥疮时经常需要做的步骤。
这款人形机器人名为AIREC,重达150公斤,由日本政府出资委托早稻田大学研究团队研发,目的是应对本国快速老龄化的社会,以及护理人员的长期短缺。领导团队的早稻田大学教授杉野茂树表示:“考虑到我们严重老龄化的社会和不断下降的出生率,我们未来需要机器人在老年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中提供支持。”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出生率下降、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以及严格的移民政策让这一情况尤为严重。与此同时,护理行业正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政府数据显示,去年12月,该行业每4.25个岗位空缺只有1个申请人,远低于日本整体1.22的求职比例。政府也曾将目光投向海外,尝试招募外籍劳工,多年来,该行业的外籍劳工数量也有所增长,但到2023年也仅有约5.7万人,不到该行业劳动力总需求的3%。
现在有日本养老机构积极拥抱新技术,但目前机器人在该行业的应用还很有限。在东京的一家养老机构,一个玩偶大小的机器人会唱流行歌曲,还能带领老年人做简单的伸展运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类护工,让他们可以去处理其他更紧急的任务。
但杉野茂树也表示,能够安全与人类进行身体接触的机器人需要更高的精度和智能水平。“全世界都在开发人形机器人,但它们大多都是开发出来做家务或工厂车间的一些任务,很少与人类直接进行肢体接触。一旦涉及与人接触,机器人的安全性、协调性等就都是问题。”杉野茂树说。
AIREC机器人能够帮助人们坐起来、穿袜子、炒鸡蛋、叠衣服以及完成其他家务。但杉野茂树预计,AIREC要到2030年左右才能用于专业护理和医疗,且初期成本高昂。
英国:机器人可以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智慧养老”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即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有机整合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各个主体,打破固有限制,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英国认为社区养老是最适合自身国情的养老模式,而将智慧手段与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是有效手段。
英国的智慧养老模式还强调技术应用,例如,运用互联网、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手段,建立远程医疗与移动医疗方式,对老年人的日常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英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器人和家庭护理机器人的发展。英国在家庭、社区和医院等领域使用机器人,通过网络、摄像、声音识别、腹部感应器等技术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护理需求。机器人的应用在老年人与社区医院医生之间形成了“动态实时监测-分析-指导”的良性循环,将监测到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数据发送给社区医院的医生,医生诊断后,机器人就可以直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此外,老年人也可将自身需求等情况通过机器人反馈传达给医生。
美国:新一代AI情感伙伴来了
2025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新一代AI陪伴机器人集体亮相,展现了“AI+养老”新动向,AI情感伙伴正在重塑老年人的陪伴未来。
在消费电子展上,有一款AI陪伴机器人,名叫Ropet。它的名字可以拆分为Robot和Pet,这两个词既说明Ropet是一只机器人宠物,也表明了Ropet的功能定位,即致力于将人工智能与宠物陪伴功能相融合。
Ropet采用柔软毛绒设计,内置恒温加热系统,始终保持其温度维持在37摄氏度左右,当人类的手指抚摸它们时,可以感受到动物真实的触感与温度,极大加强用户的情感体验。
由摄像头、传感器与眼球显示屏采集到的信息,Ropet会自动进行AI处理,以识别人类的动作、语言和面部表情,推断人类对应的情绪状态,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反应和一些有意思的互动行为。例如,它会模拟饥饿状态,并记住人类“投喂”食物的行为方式与食物的样子,再发生类似行为时,它会在眼球上显示食物的图标,并发出咀嚼的声音。
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定制独特的互动模式和行为预设,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AI宠物。Ropet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情感陪伴。
当前,Ropet已在北美众筹平台Kickstarter开启产品众筹,Ropet可兼容iOS和Android双系统,售价约为300美元。
(内容来源:《杭州日报》《浙江老年报》《环球时报》、中新网等)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