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长龙航空与嵊州市商业发展集团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嵊州小笼包将首次进入长龙航空客舱及贵宾厅,为旅客提供独具江南风味的空中餐饮体验。这也意味着,嵊州小吃正式开始“飞天之旅”。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还同步推广嵊州小笼包Logo和卡通形象,让更多人了解独特的嵊州小吃和美食文化。”嵊州市商业发展集团总经理竺荣说,小笼包“上天”,是推动“小吃六进”计划的关键一步,嵊州小吃突破了地域限制,销售渠道和市场进一步拓展。
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服务总裁李凌翔说,除了把小笼包引入飞机客舱,还计划在员工餐厅、云商城、对外交流等多个场景中,为旅客和工作人员提供这一特色美食。
今年是嵊州小吃产业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为实现年产值“双百亿”的工作目标,嵊州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快了平台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建设等工作,全力保障嵊州小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嵊州全市已有小笼包企业51家、作坊小吃企业约200家,其中多数为近两年新注册企业。
“目前嵊州小笼包数智食安码项目已经启动,预计在今年5月完成,6月正式上线。”嵊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钱东海介绍,通过为每一家嵊州小笼包生产企业生成专属的数字化、智能化食品安全二维码,以一码通查实现小笼包制作原材料来源可溯、加工过程阳光透明、人员环境实时监测、产品检测全链可查以及消费者反馈闭环,生成自带预警功能的小笼包终端价格指数,从而打造起全链条、多维度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嵊州小吃产业园是嵊州小吃创新创业服务大平台,旨在推动小吃企业集聚集群发展,目前全市共建设了3个小吃产业园。位于甘霖镇的小吃共富产业园,已完成一期项目主体建设,装修工程计划于6月底完工。“打破小吃产业园与共富工坊‘协作壁垒’,能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9000人以上。同时我们计划设立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教学点,开设小笼包制作等专业课程。”甘霖镇副镇长方鸯说。
小吃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去年底,嵊州出台《新时代富乐工匠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12条举措,尤其是针对嵊州的特色产业加大了技能人才培育支持力度。比如嵊州小吃,嵊州首次将年龄偏大的从业群体纳入培训补贴范围。同时,嵊州积极开发制定技能规范,2024年发布的8个省专项,嵊州入选了2个,小笼包制作是首批入选项目,针对小笼包从业人员确定了统一的培养标准和考核规范。
除此以外,开展HACCP、ISO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出“越美·共富小吃贷”,实施嵊州小吃共富数字化改革,加大对小吃企业生产设备投入的财政奖励等措施,为嵊州小吃产业发展不遗余力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小吃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