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记者从绍兴市政府残工委全体会议暨市残联第八届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上获悉,《绍兴市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于日前出台。三年间,我市将扎实推进孤独症人士全生命周期关爱体系建设和先行区建设、社会助残体系建设、访视闭环机制探索、智慧助残平台建设普及等五项中国残联改革试点,持续提升我市助残共富实践探索成效。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是今年我市的重点工作,而共富路上,残疾人是特别需要关注和关心的特殊困难群体。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力争在全国率先发布助残共富工坊标准体系,持续放大“一十百”助残共富绍兴实践成果;到2027年,改革创新、发展指标、民生优享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为此,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实施孤独症全生命周期关爱支持全国试点、推进社会公益助残共富改革全国试点、推广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智慧助残服务全国试点、探索推行“枫桥式”助残工作法、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助推精准助残民生优享、提质扩面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促进残疾人教育文体繁荣发展等八方面工作展开。
此次我市承接的五项中国残联改革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一,且近年来相关工作成果颇丰。以关爱孤独症患者为例,我市作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仅在去年,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完成数就达424名,为省定任务数的223%。按照计划,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孤独症儿童康复补助政策,推进重度护理补贴与长护险有效衔接,同时还将在柯桥、诸暨、嵊州三地托养机构建设孤独症人士托养专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这三年里,我市将坚持就业优先,各部门通力合作,助力残疾人增收致富。市人力社保局将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市国资委将协调市、县两级国有企业,推出残疾人专设岗位,继续开办国企专场招聘会;市残联将积极发挥市助残共富产业园阵地作用,做大入驻创业项目产值、做优绍兴残疾人创业品牌,争取更多创业产品进入“浙励甄选”供应链。
兜准兜牢残疾人民生底线,彰显城市的温度。围绕提升康复救助服务,我市将优化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布局,扩大康复救助服务覆盖面,争取各区、县(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不少于2家。围绕构建托养照护体系,柯桥区将加快推进托养综合体项目异地新建,其他5个区、县(市)将强化托养机构由建转用、高效运行,着力提高床位使用率。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探索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立法,推进无障碍环境检察公益诉讼。
“将残疾人工作融入缩小‘三大差距’、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大场景’,是我们下阶段的工作核心。”市残联有关人士表示,接下去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确保全市33.9万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诸丹萍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