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发展理念,坚持治理发展并重,坚持未来思维导向
本文以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文旅产业发展情况为案例,分析总结当前形势下发达地区城郊村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有效经验做法,探索适合大部分城郊村产业发展的道路,查找基层在产业发展中的漏洞与不足,提出适当建议,推动乡村振兴。
坡塘村文旅产业发展经验
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2019年3月,坡塘村开通了全市首条24小时村民服务监督热线,由村干部轮流值守,对村民来电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目前已受理处置各类村民、企业反映事项1600余件。将村干部集中至服务大厅“阳光办公”,使村民“最多跑一处”。开展夜间“莲心亮话”活动,在村民聚集聊天处,围绕村庄建设、民生保障、村务监督等内容,梳理群众诉求,2023年成功举办20余次,解决问题60余个。积极探索“共建+”模式,将“枫桥经验”与坡塘实际村情相结合,与区法院共建共享法庭,邀请法律专业人士等作为调解员,做到矛盾在村化解不上交。
以决策为前瞻,健全文旅链条。坡塘村将下拨资金合理规划,着重打造云松客厅、云福广场、云壶飞瀑等云系列网红景观点位。为了让云松景点留住游客,挖掘村庄特有文化资源,做好廉政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莲花落文化等文章。恢复金子定烈士故居、建设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莲园”、金石博物馆等;对接创业者、艺术家、学生团体,在茶山处设计“看见风”“黄丝带”等艺术作品;联络莲花落非遗传承人,盘活闲置农房作为莲花落艺术培训场馆,每周在村内定期开展培训等。
以运营为法宝,探索网红爆点。首先,乡村运营本土化。同一般乡村文旅将产业运营等打包交由运营团队打理不同,坡塘村村委把握运营主导地位,将乡村运营本地化。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化身总设计师及规划师,两委会干部及工作人员化身活动策划师、工程施工员、观光车驾驶员、讲解员、安保人员等,全程投入到乡村运营中去。其次,宣传造势网红化。积极承办各类文体活动,注重线上线下双向宣传。其中最大一次网红活动,汇集网络达人近百人,在小红书、抖音、快手、微博上进行矩阵式宣传,一举打响在绍兴市内的旅游名气。最后,探索未来数字化。建造智能化茶园古道游览,可自动记录游客游览时间、消耗热量,还运用数字化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在村内各处配备智能医药箱、智能村歌播放等设施,并以秀美茶山为背景打造云上直播等特色直播平台,售卖本地特产。
以品牌为亮色,提升文旅质感。通过查阅相关历史典籍,将范蠡筑坝养鱼、莲花落祖师唐茂盛拜师学艺等文化场景融入村庄布景,沿路打造系列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展览。承办“越地廉歌”清廉文艺汇演,创作《清新坡塘》《家住云松村》等清廉主题文艺作品,开展《小小父母官》等倡廉曲目展演活动十余场,形成“清新坡塘”文化品牌。针对村里茶文化资源、古建文化资源等特色,修建茶山梯田、修缮茶园古步道,依托百亩茶园基地,开创茶文化研学路线。
城郊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产业决策、产业规划的权责混乱,产业建设开展困难。当前我国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受到产业界定不清晰、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多方原因影响,而且城郊村产业在纵向管理上又受到住建、国土资源、林业、环保、农业、工业与信息化等相关部门的制约,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严重影响产业资源的有效开发。
不注重产业效益,投产比不成正比,容易沦为政绩工程。由于城郊村产业大部分由政府主导,有时候基层领导班子的换届会导致产业方向的转变。对新产业的选择倾向于短期内获得较大利润、显著效果的策略,而不是符合本地优势的长期产业。
建议与对策
坚持正确发展理念。坡塘村村委秉持“要把村干部作为事业来担当,而不能当职业来谋生”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村干部要形成战斗的堡垒,但不能在堡垒中战斗”的工作方法,以坡塘村“有人来、有事干、有钱赚”为工作目标,密切配合开展各项工作。没有正确的理念,就不能指导正确的实践。坡塘村由落后村变为标杆村,离不开正确的理念指导,更离不开正确理念指导下的正确实践。
坚持治理发展并重。在产业开发前,要思考一下本村有多少人,民心是否凝聚。在发展中,说出去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2016年坡塘村对老街线杆杂乱、小商贩无序经营、房屋乱搭乱建进行整治时,一改老思路、老办法,提出“门敞开了反而没人往里看了”理念,由两委班子、网格员、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工作专班,挨家挨户解释政策,消除老百姓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的疑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坚持未来思维导向。坡塘村借助政府力量,利用社会信用体系,探索风险保障机制,推进激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让“沉睡资源”变为“致富资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乡村发展用地难的问题,农户们也获得了可观的租金。坡塘村合理配置村内文旅业态,避免恶性竞争,向外招商丰富坡塘文旅产业。在鼓励村民创业致富的同时为村民提供租金减免、免摊位费等“保底扶持”,免去村民后顾之忧,助力村民实现家门口创业。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