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越城区团委在绍兴市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中心举办“乡村青年课堂·无人机技能培训课程”。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年报名,但由于名额有限,最终只有15名学员成功参与。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越城区年轻人对无人机“飞手”这一新兴职业的旺盛需求。
市场需求旺盛,青年热情高涨
“我在去年绍兴的低空经济展览会上第一次接触无人机,从那之后就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次看到团区委开设无人机课程,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学员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热情并非个例,据越城区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课程报名人数远超预期,许多青年因名额限制未能参与。
亿飞未来(绍兴)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逸飞表示,近年来,无人机在农业、物流、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对专业“飞手”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工具,能够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赵逸飞说。
今年3月1日,在鉴水科技城绍兴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内,由浙江空域融合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的首届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正式开班,目前已有30多人报名。“我们目前主要开设了两个班,班内每6-8名学员会配备一个老师。”鉴水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飞手”门槛高,培训资源缺
那么,成为一名合格的无人机“飞手”需要哪些条件?据了解,操作无人机需要取得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简称“无人机执照”)。该执照分为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和教员三个等级,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无人机执照的考试并不简单,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和练习才能掌握相关技能。”赵逸飞介绍。然而,目前绍兴市具备资质的无人机培训机构并不多,培训资源相对稀缺。越城区人社局职业技能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越城区已经备案的能够进行无人机培训并发相应证书的机构有两个,分别是绍兴中专教育培训学校和绍兴市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有限责任公司。
多方发力,正在路上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有限的培训资源,如何为想成为“飞手”的年轻人“解渴”?这一问题引发了培训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关注。鉴水科技城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开展更多面向普通民众的服务,进一步降低无人机学习的门槛。“我们计划开设更多体验项目和短期兴趣班,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无人机技术,了解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该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激发他们对无人机职业的热情,“比如,我们会推出‘无人机一日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亲自操作无人机,感受科技的魅力。”
赵逸飞则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未来希望可以通过政策补贴降低培训成本,吸引更多青年参与。“比如,对参加无人机培训的青年提供一定比例的学费补贴,或者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培训,帮助学员在取得执照后直接就业。”赵逸飞补充道,“我们公司也愿意与培训机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帮助学员实现从学习到就业的无缝衔接。”他还提到,无人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为行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我们目前已经推出了‘一试两证’的服务项目,助力无人机职业的规范化发展。”越城区人社局职业技能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一试两证”,是指学员只需参加一次考试,即可同时获得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执照)以及技能等级证书两本证书。“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做到‘一试三证’,把职称证书的考核也一起合并进来。”负责人说道,他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创新举措,简化考试流程,降低学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推动无人机行业的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