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钱君匋先生诞辰118周年。近日,“钱君匋书画篆刻精品展”在柯桥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是钱君匋艺术研究馆与柯桥美术馆的馆际交流展,共遴选展出钱君匋书画篆刻作品50余件,涵盖其各个创作阶段的代表性佳作,既是对先生艺术人生的深情回望,亦为当代金石书画研究提供珍贵范本。
●见习记者 茹晨鸿
方寸之间见天地
钱君匋(1907—1998),祖籍海宁,原名玉棠,学名锦堂,字君匋。作为20世纪海上金石书画集大成者,钱君匋以碑学金石为骨,文人雅趣为魂,在诗、书、画、印四艺领域均开宗立派,树立了独特的“钱氏风格”。他的篆刻尤具开创性,将秦汉封泥之浑厚、明清流派之精妙熔铸一炉,开创“君匋印派”;书法博采众长,以瘦金体见长,融汇钟鼎文韵自成气象;绘画则取法八大写意精髓,笔墨简练而意境深远,被誉为“文人画的最后守望者”。
本次展览以“金石气韵 文人风骨”为主线,通过三个单元呈现钱君匋先生的艺术世界。
首先是钱君匋的篆刻艺术。钱君匋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追秦汉玺印神韵,下取明清诸家精髓,尤得力于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三家。他常作巨印长跋,边款刻至五面,真草隶篆,各体尽工,独步当世。其所刻组印题材广泛、立意高远、风格多样、艺术精湛,享誉印坛。
如作品《钟声送尽流光》,为钱君匋巨印长款的代表作。印面篆味十足,行云流水的线条中足见其书法的笔情墨趣,而结体的方圆虚实调配,亦见其匠心。五面隶书边款已相当成熟,自撰文字优美感伤,满怀诗意。其文美、书佳、印韵,堪称“三绝”。
作品《气象万千入画中》出自钱君匋自作诗《癸亥重阳登西山龙门》,全诗如下:“九日登临一径风,龙门高处啸晴空。滇池百里开胸次,气象万千入画中。”此为 1985年钱君匋云南之行时所作。此行先生心情舒畅,创作欲望饱满,其镌刻的自作诗巨印“气象万千入画中”,气足神完、力可扛鼎,其线条的古拙肃穆,印面的苍茫雄浑与“气象万千”的画境、诗情相得益彰。其五面加栏阳文边款,浑厚华滋、神摄方寸。
如果说长跋巨印是钱君匋先生有异于别人的创造,那么专题内容的组印创作,更是其别具一格的篆刻艺术形式。他的组印创作始于抗战爆发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前后跨越40年,所作题材广泛、规模宏大,立意深刻、风格多样。
如他的战地组印中的《战火逼吾庐》,其篆刻汉风十足,古雅、厚重而苍劲,章法且虚实相生。该印创作于抗战初期,“南京不抵抗,战火逼吾庐。驱敌拯危亡,延安信有余”,其印边款透露出钱君匋浓浓的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他将此心境镌刻在方寸之间,其情其志坚韧,可谓金石可镂。
1972年,为纪念鲁迅先生,钱君匋开始搜集鲁迅笔名,并于1973年至1975年刻成《鲁迅印谱》两套共计334方,更为洋洋大观。“钱君匋先生的组印创作,在大力提升篆刻的艺术性的同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现了现代史迹,弘扬了时代精神,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览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翰墨纵横抒胸臆
钱君匋的书法篆、隶、草、楷皆工,其书法独特、雅致、秀逸。钱君匋早年曾临过柳公权的《玄秘塔》,后受丰子恺融合了魏碑和章草的行书风格影响,又苦学过《龙门二十品》,并汲取赵之谦的行书韵味,在结识于右任后又攻今草,晚年醉心于大草。从展览中的《草书联》便可看出,他的草书在早年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清道洒脱、雄奇瑰丽的境界,时而矫若游龙,疾若风雷;时而兔起鹘落,满纸烟云,最终形成了清丽、质朴、酣畅的独特书法风格。
展览中展出了钱君匋的《篆书与佛同龛》《隶书蝉噪鸟鸣联》《隶书五言联》等篆隶书法作品。钱君匋的篆隶书法很有特点,既吸收了邓石如书法的纵横捭阖、貌丰骨劲,又吸收了赵之谦书法的奇正相生、宽博自然。尤其是他的隶书,虽少了几分肃穆端庄,却多了许多率性潇洒、拙趣天真。其隶书在书写的过程中,既掺以篆书的线条又辅以草书的动势,将三者糅为一体,线条活泼爽畅,笔锋峻厉刚劲,既有草隶的奇拙,也有行草书的圆腴秀朗,流畅飘逸中有着古雅清丽的风神。可谓自出机杼、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金石韵味。
钱君匋的绘画出古入新,尤其在“新”的方面有突破,不拘成法,自为一家。其以花卉创作为多,清新明艳,题材广泛,画面干净利落。他访问新加坡之后,很多南洋花卉入其画中,笔下之鲜活突破民国前贤藩篱。
展览中有一幅大写意《葡萄》,钱君匋充分运用传统绘画留白的特点,以书法入画的风格,用浓墨刻画出老干的挺拔,以书法变化丰富的线条表现出枝蔓的茂盛,淡墨处有光,浓墨处不腻,而用重彩画出的葡萄果实,晶莹剔透,色彩鲜艳,将所要表现的主体达到最突出、最集中、最明朗的视觉效果,可谓独具匠心、别出心裁,表现出强烈的概括力与感染力。画面疏密有致,虚实恰当,墨与色俱佳,充满勃勃的生机与向上的朝气。
最引人注目的是《桃实盘石图》,该作品集中展现了钱君匋先生诗书画印通于一体的艺术境界。画面以桃实与山石为主体:虬曲的桃枝上缀满形态各异的桃子,或饱满丰润,或半掩叶间,枝叶疏密有致,以淡墨勾勒辅以浅绛设色,既显桃实之鲜润,又透出苍劲古朴的笔意。而山石则以苍劲的墨笔勾皴而成,线条刚健浑厚,石纹肌理层次分明,既显雄浑气势,又含古朴意趣;桃实则以淡墨勾勒轮廓,施以朱红点染,果实饱满圆润,枝叶疏密有致,生机盎然。两者一刚一柔,暗含着“福寿绵长,根基稳固”的吉祥寓意。
画作右侧题跋以篆书笔意入行草,结体宽博舒展,用笔方圆兼济,既显金石之刚健,又具书卷之雅逸。“庚午春二月之朔”点明创作时间(1990年),最底下的自刻印章刀法爽利,朱白对比鲜明,与其书法、绘画形成呼应,形成“诗书画印”的完整格局。
钱君匋一生秉持“艺文载道”之志,其作品既具金石学家的考据严谨,又含文人画家的超逸情怀。正如启功先生所言:“钱公治印,如老匠琢玉;作画写字,似名士挥毫。”这种根植传统而不囿陈规的艺术品格,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观先生遗作,铁线银钩中可见风骨,斑驳印痕里存温度。愿此展能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金石书画的文化厚度,体悟艺术大师的精神境界,在笔墨丹青间寻得文化自信的源泉。”柯桥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