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立即模拟污水池气体浓度检测,并快速完成空气呼吸器穿戴!”近日,安全专家在上虞区弘辉漂染有限公司现场抽查应急装备使用情况,发现企业污水站工作人员对装置使用熟练程度不够,存在手忙脚乱现象。“很多事故就发生在日常操作的麻痹大意中。”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陶黎表示,弘辉漂染的作业人员虽能背诵“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铁律,但在模拟硫化氢泄漏场景中,却出现检测仪未校准、呼吸器气瓶压力不足等连环失误,暴露出企业存在“三熟三生”现象。检查组当即要求企业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及时消除问题隐患。
据悉,此次现场抽查是近期区工矿专委办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行动之一,旨在全面排查问题隐患,强化落实闭环整改,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今年以来,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区工矿专委办高度重视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工作,率先制定印发《绍兴市上虞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聚焦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防控难题,落实“五个一”要求,即建立风险辨识一套标准、制定作业管控一套规范、阻隔盲目施救一套措施、完善配套支撑一套体系、强化本质安全一套机制。系统摸清企业有限空间底数,全面辨识、分级管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明确有限空间数量、位置、大小、危险因素等信息,要求各工矿企业层层压实责任链条,确保整治工作分解到人、措施到位。共计摸排全区有限空间企业204家,涉及污水池、发酵池、储罐等有限空间场所1452处。
同时,专项整治行动采取“企业自查+专家指导+部门服务”模式,以污水处理池、地下管道、储罐、发酵池等高风险场所为重点,全方位检查有限空间警示标识设置、通风检测设备配置、作业审批制度落实等情况。截至目前,已对发现的未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流程以及防护装备配备不足等362项隐患,进行现场指导帮扶,落实闭环整改销号。严格督促企业修订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配齐气体检测仪、呼吸器、安全绳等装备,并组织实战化应急演练204场次。
此外,区工矿专委办还精心组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培训,参训对象覆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一线作业人员。以“开工第一课”为例,全区32家工贸重点有限空间企业负责人全部在主会场参会,21个乡镇分会场和多家企业会议室实时联动,2万余名职工在线观看。“专家讲授的直播课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因为有限空间作业不规范,导致的超高死亡率,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到做好防护措施的必要性。”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参训后表示。
下阶段,区工矿专委办将持续深化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严标准,促落实,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推动企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化,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