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沉醉绍兴:凤鸣魏伯阳

2025-03-10 08:50

来源:

魏伯阳,本名魏翱,会稽上虞人。东汉时期黄老道家,炼丹理论家,道家丹鼎派的理论奠基人。他出身高门望族,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在魏伯阳的生命中,凤鸣山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魏伯阳生命的由来,也见证了他人生中巅峰时期的辉煌。

伯阳父母在西汉末年为躲避战乱,迁居到上虞县金罍山的老宅。魏公乐于助人,是方圆百里的大善人,然而魏公年近半百却无子嗣。所以每逢佳节,魏公夫妻都会上山向九天玄女上供,祈祷可以早日抱上孩子。恰值元宵节,夫妻俩照常去参拜了九天玄女。当日回家之后,九天玄女托梦给魏夫人,告诉她王母送子给她,魏夫人醒来之后,同魏公说起此事,后来便得知有孕。十月怀胎,一日分娩,魏家得了麟儿,满月之日,魏公为孩子取名,字伯阳。

第二天早上,魏公夫妇带着魏伯阳上凤鸣山,感谢九天玄女元君。阴真人告诉魏公夫妇伯阳日后必有成就,是道教中的祖先,但是需要经历重重磨难,才可以成大器。

后来魏伯阳在长白山游历时,遇到一位道行高深的真人,向魏伯阳传授了炼丹的秘诀。而后他回到凤鸣山炼丹。在此期间,也发生了许多故事。据东晋葛洪《神仙传》和现代《辞海》记载,魏伯阳曾率弟子三人入山炼丹,丹成,试喂狗,狗食即死,伯阳说:“吾背违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耻复返。死之与生,吾当服之。”服后即死。弟子巡虞见状,也毅然照师傅服丹,也即死。另两弟子不敢服丹,出山而去。伯阳见两人去,便起身吐出仙丹,纳人徒弟和狗口里,徒弟和狗也醒过来。他便带着以命相随的徒弟和那条狗,飘然而去。

如今看来,吃了丹药后魏伯阳和他的弟子是否真的升仙已经不能求证,唯一可以求证的是另外两个弟子的诚心不够。

魏伯阳在凤鸣山养性修真期间,在继承《古文龙虎经》炼丹基础上,经反复实践,终于达到当时炼术的顶峰。他借《周易》爻象论述,把“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论参照会同契合为一,撰《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炼丹术著作,被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也因此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美、英、俄等国的教科书和百科全书中都有提到,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称它是“全球第一本这方面的书籍”。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周易参同契》是第一本中国古化学著作,这是中华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也是对世界化学科学的极大贡献。”

凤鸣山是他生命的起源,在这里他取得了人生最高成就,实现了人生的圆满。魏伯阳的一生,也正如凤鸣二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