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学雷锋纪念日和三八妇女节相继到来,越城迎来了大降温,但暖意却一点都不少。因为爱心故事一个接一个,适老扶弱助残,政府助力、制度保障、个人奉献形成的氛围和生态,让整座城的幸福感充实在每个角落,比春光更明媚更温暖。
让居者有其屋、优其屋,是一个城市能提供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最大的安全感、幸福感之一。随着镜湖最后一个保交楼项目“起死回生”,越城近10个重点保交楼项目全部复工。从2022年集中“爆雷”,到现在全部完成“排雷”,两年多时间里我们较少在媒体上看到政府对保交楼所做的工作,但没想到竟超出预期地完成了。低调背后的努力说明,越城党委政府一直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记在脑中、放在心上,否则断不会完成得如此彻底。想千方设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一座城市给市民实实在在的大爱。
民生为本,是所有党委政府工作的导向。能解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做好规定动作,只能说合格,并不能证明多优秀。真正能体现民生温度有多高的,恰恰体现在对少数群体的关爱有没有做到位上。相关部门为优秀的外卖小哥打造了专属于他们的“安乐窝”,小哥脸上的笑容,就是给这个城市最好的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有企业给残疾人特殊待遇,开设专门车间,这个贴心之举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加分项。一份“长护险”,既守护了失能老人的晚年幸福,又解放了家属没日没夜的疲累,他们打心眼的感激,就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认可。关爱不是口号,它一定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只有每道民生考题都认真对待,这座城市才能拿到高分。
有爱的人成就有爱的城市,有爱的城市孕育有爱的人。在越城,点滴善举正转化为我们身边的一个个惊喜:富盛山路十八弯的路上,每天有代办员为老人代办各种事务;从绍兴一初到城市广场地铁站,每天都有一批志愿者护送学生上地铁;东光路的残疾人共富产业园,听障人士沈国庆的“无声发艺”,每天顾客络绎不绝。
在“三八”节前夕,以团体形式获得“好人”称号的“古越秀巢十姐妹”,抱团传递爱的故事再度引起了热议。在另一边,越城悄悄对区级以上的好人出台了八项关爱礼遇办法,细致到提供名医专线、贷款优惠等条款,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社会风尚。这是越城打造有爱城市又一份沉甸甸的诚意。春天到了,相信这份诚意比阳光更让人温暖。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裴金红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