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越城区提出,要把富盛镇打造成“稽山鉴水最美窗口”。为此,富盛镇花了大力气去谋划推进,比如围绕做大做强抹茶产业,推动投资1720万元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开工建设;以节会活动集聚人气,推出“村游护照”乡村IP等,全年吸引20余万游客打卡富盛;吸引60多名农创客入驻,成功培育Cycle Living面包民宿、周清黄酒等5家乡村新业态。但也要看到,距离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
富盛作为越城区唯一乡镇,既是乡村振兴主战场,也是践行“千万工程”主阵地。“围城”怎么突破,富盛还是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富盛的美体现在哪?“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这是歌曲《太湖美》里的歌词。太湖美在哪,答案直截了当,美在一个个具体场景。富盛美在哪,也需要直截了当,就是要有“美的场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感官体验,真正让人感受到稽山鉴水的美。
富盛的美如何呈现?富盛是个好地方,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外界不知道你好在哪,就没人来,没人气也就不会有商机。对于镇街来说,如果能把一个两个项目打造好,就是在打磨有辨识度的名片。而深挖一口“井”,正是塑造辨识度的秘诀之一。
抹茶是富盛当前影响力最大的拳头产品。公开信息显示,富盛拥有中国最大的抹茶种植加工基地御茶村,8000亩茶园中,高标准有机抹茶园就占到了5500亩。这是富盛的优势,也是突破“围城”的关键抓手。颜值高、味清爽、更健康,这让抹茶饮品格外受到年轻人青睐,成为新茶饮中的重要元素。但这抹绿色如何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推广普及,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此,企业需要思考,富盛镇也要重点关注。“将推动抹茶产业延链增效,建成集种植、生产、交易为一体的全国最大抹茶原料精加工产业园。”富盛镇党委书记蒋瑛说。
富硒,富盛的又一个发力点。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硒。食用富硒农产品,被认为是有效的补硒方法。富盛镇青马、凤旺、义峰三个村共有4000多亩无公害富硒土地,硒元素平均含量达0.47mg/kg,这里的土壤能种出更加优质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2021年,中国地质学会公布全国首批30处天然富硒土地名单,富盛镇青马村—凤旺村—义峰村天然富硒地块入选。“喊了好几年,但成效还不够明显。”越城区有关人士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富盛镇不妨借好这个东风,努力在富硒资源上实现破题。
在此基础上,富盛还可以在“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打造方面加把劲。比如深度挖掘、用好文化资源。上旺——这个曾名噪全国、扬名海外的小山村,因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艰苦卓绝、改天换地的乡村治理,留存于绍兴乃至中国现代史册,那里的角角落落、山山水水,永远烙下了革命、奋斗、理想的痕迹,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红色记忆。“要弘扬‘八把锄头创大业’的奇迹,通过‘研学+共建’的合作形式,延续上旺红色根脉,发展红色旅游业,讲好‘千万工程’新故事。”越城区有关人士建议,富盛还需要挖一挖宋韵文化,这里拥有江南地区最大的皇陵陵墓遗址群宋六陵,“事实上,很少人知道宋六陵就在富盛,要通过宣传放大‘宋六陵在富盛’的声量。”
民宿经济方面也可以动一动脑筋。目前,富盛镇还只有两家民宿,房间不到20个,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游客如果不住民宿,顶多也就吃个饭,但在民宿过夜,除了吃饭还会参与到其他旅游项目,两者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此外,民宿还能激活闲置的农房资源,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可以把分散在各村的竹笋等农产品,甚至农家乐的力量都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全方位打造富盛“味道”。
当然,旅游产业的“兴”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优”之上的。“要深入推进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推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和美乡村。”越城区委有关人士建议。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陈乙炳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