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夕,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联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启动了第七代演员招生。1个多月时间,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学生报名。这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相关专业近年来报名情况最火爆的一次,也凸显越剧在当下年轻人中的热度。
“团”“校”合作培养越剧演员,曾是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一大传统。早年间,剧团便依托“小百花艺校”培养越剧人才,如今活跃于舞台的六代演员中,有一些就是当年“小百花艺校”培育的“苗子”。只不过这种培养模式已于十年前中断。如今再启“团”“校”合作,而且合作院校是在戏曲艺术教育上可圈可点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可以预期,此举必将为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提供优秀的新生代演员,推进剧团新人辈出、越剧艺术传承有序,从而进一步擦亮绍兴小百花这张“金名片”。
十年中断而一朝恢复,固然是因为剧团急需补充新鲜血液,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曾经的越剧观众“老龄化”现象正为“年轻化”浪潮所替代。一个大众所熟知的案例是,2023年备受瞩目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相关剧场统计数据显示,购票进入剧场的观众有80%之前从未接触过越剧,每场观众更有七成是年轻人。因此,绍兴小百花此次招生,正是因应时势之举,意在持续推进越剧年轻化,扩大自身以至越剧艺术的影响力。
越剧年轻化,绝不意味着反对传统、颠覆过往。相反,更需要老一代演员言传身教,保证艺德、艺品和精湛技艺得以赓续。因此,在“团”“校”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妨辟出专门课程,让绍兴小百花的老一代演员走进课堂,不仅将唱腔、身段等舞台动作、表演手法传授给小学员,更让她们看到一代代小百花演员对艺术精进的不懈追求,让后一辈演员对“梅花香自苦寒来”有更深刻的认知,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更切身的体悟,从而发自内心地传承弘扬好绍兴小百花代代相传的艺术精神。
越剧年轻化,更需要我们鼓励年轻演员大胆探索创新。今天的越剧之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陈丽君、李云霄等新生代演员对越剧“破圈”起到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因此,“团”“校”合作办学既要“守正”,倡导深耕艺术本体,以优质内容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也要“出奇”,探索更多的现代表达方式。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传播途径,都不妨认真听取、吸纳学员和年轻演员的意见,以精准对接年轻观众的文化语境、审美偏好,让越剧既有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核,又不失紧跟时代步伐的“潮”外壳,新不离本,古不守旧,让越剧呈现出更多可能。
越剧艺术何以长盛不衰?不是因为有着庞大的老年观众群体,而是一代代年轻演员与年轻观众的双向互动,让百年越剧得以焕发顽强的生命力。绍兴小百花的这次“团”“校”合作,让我们对越剧年轻化有了更多的期许。期待我们的越剧艺术“越”过年龄、文化程度等种种壁垒,与更广大的年轻群体产生情感共鸣;期待更多年轻人“发现”越剧、热爱越剧,欣赏其春色如许,聆听其美妙如斯!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海 风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