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推进传统文化“两创” 为古城发展赋能添彩

2025-03-10 08:34

来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各级党组织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久久为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唱响“文化自信”主基调,在保护文脉的基础上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绍兴既是满腹经纶、胸怀天下的文人名士之乡,也是老街小桥、青山秀水的诗画水乡,胆剑文化、阳明文化、宋韵文化等熠熠生辉。一方面,要加强对古街古巷、历史遗迹的原样修复与保护,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通过物质上的链接,让民众真切地感受到历史文脉传承。另一方面,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历史文化资源库,分类别梳理文化资源,理清文化发展脉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两个结合”方法论,在融合贯通的基础上筑牢道路根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的,根植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沃土,适应了国家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刻了解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以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深刻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力,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践行“知行合一”理念,创造性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脉”与马克思主义“魂脉”的契合融通。

保持“久久为功”意志力,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激活文化活力。“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一日之功,需在深刻把握人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找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达的路径,形成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跃局面。从“古城过大年”到“山阴城隍庙会”,千年越地文化逐渐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满足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厚力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居民生活实际、深刻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小切口入手,为人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产品。放眼未来,汇聚文化发展的磅礴潜力推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更需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把准文化经济发展脉搏,将创意变效益,实现古城整体能级提升。

作者单位 越城区委党校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钱 秦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