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2025-03-10 07:47

来源: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由传统的“效率至上”向“统筹安全与效率”转变。“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将一些产业链供应链的权宜之计予以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是确保产业发展效率与安全的内在要求。

重视供需不匹配问题

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仍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核心节点层面,创新能力不足,链主企业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例,芯片设计和制造两大关键节点对外依赖度高,产品制造和抗风险能力不足。链主企业往往被赋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发展“领头羊”角色,但一些企业享受到了资源政策倾斜的红利,却未能如期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如链主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和价值创造力较差,产业集中度不高,无法推动产业链整体转型升级;如链主企业嗅觉不灵敏,无法提前预判风险、及时消除风险。

关键链接层面,存在纵向链接脱节、横向匹配失调的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新能源汽车市场愈发火热,伴随的是传统燃油汽车市场产能过剩,背后的一个原因就是上下游企业存在信息延迟现象,最终造成链路的脱节。横向融合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由于政策壁垒、地域壁垒、信息壁垒等因素,尚未实现精准匹配与融合。

网络建构层面,在高精尖产业规则和标准上缺少话语权。以半导体为例,涉及芯片设计和制造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大多由美国等控制。主动在战略新兴领域优先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新规则、新标准,及时抢占话语权,是一个需要抓紧落实与推进的战略课题。

聚焦“四链”深度融合

新形势下,应以“强能力、重协作和建制度”为核心,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节点层面,重点关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和运营管理抗风险机制建设;链接层面,聚焦“四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制度创新;网络层面,主要关注提升供应链网络地位,打好规则引领牌。

以“强能力”为核心,提升关键节点尤其是链主企业自主可控的能力建设。按照技术导向和经济导向优化链主遴选标准,如通信领域的华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亚迪、半导体领域的中芯国际、关键矿产领域的五矿集团等。支持链主数字化改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碳足迹核算平台,协同上下游实现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升级。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精准服务机制,引导私募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等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以“重协作”为核心,强化纵向和横向链接的创新机制建设。优化“四链”融合的纵向贯通机制,统筹拓展产业项目的溢出效应,完善产业之间的耦合机制。可重点完善传统产业为新兴技术提供应用场景的发展机制,积极拓宽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推动金融、医疗等行业大模型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助力其从辅助助手向精明决策者转变。畅通“四链”融合的横向协同机制,重点在于善用市场与政府“两只手”优化“四链”深度融合的机制,解决供需脱节矛盾。可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向奔赴;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配置资金链、人才链,形成创新发展良好生态。

以“建制度”为核心,利用规则引领治理能力制度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求在技术网络、市场网络中具有治理地位,在产业规则和标准上具有话语权,并拥有反制和威慑的“杀手锏”等。除了传统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之外,还应积极寻求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规则、数据规则、绿色规则等方面的全球参与机会,不断构建与完善“中国规则”“中国方案”。

(据《解放日报》 本报有删节 作者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讲席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上海市智库青年领军人才)

作者: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