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丽,现任新昌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新昌县第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
她带领团队在全省首创“顺境”增值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协同,实现横向多跨联动,纵向省市县三级贯通,高效服务本地企业“走出去”、外籍商客“引进来”、外籍人才“留下来”,入选全省2024年三季度“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案例、全省第二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全国第五届政务服务软实力·政务大厅落地“高效办成一件事”优秀案例。
洞察需求
开启服务“新征程”
2024年年初,由新昌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面向各级代表征求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座谈会上,有位代表提出“带员工去国外商务考察,办理签证比较麻烦,影响行程安排”。
“比较麻烦”这一评价,梁晓丽记在了心上。为了提高服务精度,梁晓丽带领团队梳理了近5年3.8万余条办证数据,结合“双岗建功”及“两员”主题活动,通过“代表二维码入户+上门服务”模式,深入企业摸排问题和困难,累计收集高频问题和需求30余件。
“新昌县拥有上市企业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2家,在开放经济大背景下,全县企业的跨境商贸活动愈发频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企业向我反馈遇到的难题。”梁晓丽表示,“这些问题可以归纳成‘三难’,一个是邀请外籍商贸人员难,企业对相关政策和流程不清楚,要多次奔走;第二个是外籍人员入境后管理服务难,他们对我国出入境政策不了解,容易违反法律;还有一个是企业出国商务签证难,资料准备多、流程繁琐、办理耗时长。”这些问题使得“出入境便利化”成为众多企业的迫切需求。这看似简单的3个难题,是梁晓丽50余次实地调研、300余位对象服务的履职印记。
“合力破题”
打造“顺境”服务平台
“不能让这些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我们要想办法优化服务,助力企业更好地参与跨境商贸活动。”梁晓丽表示,“不过想要大幅提升出入境便利度,要联通的部门、整合的资源太大了,经信、文旅、商务、外办、公证甚至市场上的翻译机构、中介等都要拧成‘一条线’,单靠我一个人或我们一个部门,这块工作铺开难度实在太大了。”
得益于新昌县人大代表的身份,加上多年来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及多次实地调研走访收集来的一手资料,梁晓丽撰写了《关于要求整合力量打通出入境“顺境”增值服务平台的建议》。
“县人大对我提交的建议很重视,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来合力推动这条建议的有效落实,5次实地调研,3次推进座谈会,40余人次代表8个“微改进”建议,可以这么说,这个平台的成功‘孵化’,离不开人大的全程监督与支持。”梁晓丽表示。
很快,在梁晓丽的带领下,属于新昌县的出入境“顺境”增值服务平台顺利落地,实现了8类资源和16个国家语言翻译功能的一站集成,多部门多跨联审,省市县三级逐级审批,办理时限提速近60%。
“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个平台,我还特地邀请了我们南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实地体验了这个系统的运用,看看各位代表能不能给我们平台提供一个‘更优解’,在企服中心入驻出国境商务签证办理专窗,就是代表建议落实的。”
“多元服务”
激发企业“新活力”
“2024年9月底,我们有7位员工要到德国参加国际制冷展会,但当时德国签证一号难求,正是通过这个窗口,为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成功预约到8月30日的德国签证号,并在9月14日获签,让我们如期参加了这个大会。”浙江三花商用制冷有限公司外贸经理王姗姗提起这个“顺境”平台,不由得连连点赞。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平台切实为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梁晓丽欣慰地说,“这个平台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就像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邀请的日本客商纐缬先生因急需来华参加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来不及办理来华签证,通过‘顺境’平台仅用2天就办妥口岸签证顺利入境。”
“顺境”平台上线后,支持99个国家签证线上办理,出入境业务审批办理时限从平均7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为紧急出国商务开通“绿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办理效率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已为130余家企业、2203人次提供出国签证服务,帮助解决问题760多个,助力签下海外订单25.9亿元,已助力提供涉外公证等各类资料175次、翻译、代办等服务420余次,有效解决了企业出入境资料准备“费精力、不专业”的痛点,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动能。
“拥有人大代表和出入境工作者双重身份,如何用专业和温度护航经济发展,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梁晓丽用她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着她的承诺,倾听群众关切、实地走访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监督建议落实,这是梁晓丽作为人大代表的常规操作。
“在新昌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开放大背景下我县做好境外人员入境游引流的建议》,接下来,我要踏踏实实地跟踪这条建议落到实处,为助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内容来源: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代表工委、越城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