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还未结束,上虞晶梅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金美与丈夫便忙了起来:到二都杨梅数字化种植基地里修剪枝条,筹备第二期数字化种植大棚建设,收拾刚建成的醉美杨梅红共富工坊研学馆,打包、发货“晶梅”牌杨梅酒……今年60岁的徐金美与杨梅打了半辈子交道。
延伸产业链 展现新“梅”景
享有“越中果品第一案”的二都杨梅,是上虞首只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也是上虞“四季仙果之旅”的一张金名片。杨梅虽好吃但贮藏和运输难,销售期仅一周至半个月左右。如何才能让“二都杨梅”走得更远?
“提高杨梅的附加值,延长其产业链,是果农增收的关键。”徐金美道。
人称“铁娘子”的徐金美,原先也是杨梅种植户,在魏伯阳山上承包种植了500多亩杨梅。她一直致力于探索推进杨梅深加工、延长产业链。2006年,徐金美创办了上虞晶梅杨梅专业合作社,吸收了108户梅农为社员。2022年,她在醉美杨梅红共富工坊里担任“领雁人”,回收其他梅农的滞销杨梅,规模化生产杨梅酒。通过将二都杨梅酿成美酒,实现杨梅的全年销售,不仅解决了杨梅贮藏时间短的难题,而且提高了杨梅的附加值。同时,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梅园参观、杨梅酒制作体验等游学活动,不断提高杨梅产业效益,并带动强村共富。
直播拓销路 架起富民“桥”
“因为二都独特的小气候,才有了水晶杨梅这个独一无二的杨梅品种,清朝时候,曾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城供慈禧品尝。”“水晶杨梅有一种特别的清香,甜中带酸,酸中带鲜,口味有层次感……”
在杨梅的成熟季,徐金美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大家娓娓道来上虞“二都杨梅”的种植环境、品种特点以及杨梅背后的故事,并带领大家来到杨梅树下,领略杨梅的枝头风采。在与网友们的互动中,推介上虞“尚品”,真诚邀请大家通过自驾采摘、冷链快递等方式与“二都杨梅”来一场亲密接触。
作为上虞区人大代表,徐金美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上虞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在上虞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她提出《关于加大二都杨梅节品牌建设力度的建议》和《关于增加共富工坊经营性用地指标的建议》等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我将围绕共富工坊这个平台,继续优化提升二都杨梅品牌建设。”徐金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牢记代表职责使命,不断提高杨梅产业效益,把小杨梅做成大产业,真正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富裕。
(内容来源: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代表工委、越城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