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我在返绍的列车上看到陆镜清先生离世的消息,一开始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去年年底还在杭州拜访过他。每遇重大节日,我们都会互致祝福。我一直相信乐观开朗谦逊低调的陆先生一定能够长命百岁,但现实是这么残酷,陆先生真的远行了。泪水轻轻滴落,我不由自主地远眺窗外,大地忽闪而过,与他交往的那些情景,犹如镜头一般,在眼前清晰重现。
人生如同一条河,人便像河面上漂浮着的一片落叶,河水带着你,难以预测将流向何方。记得2014年春,杭州的一位朋友发给我一则西泠集团招聘特约研究员的启事,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西泠印社的感情,抱着试试看的心境,就把相关资料投寄去了。没想到两个星期过后,时任西泠艺术鉴赏研究院负责人的陆先生,竟亲自给我打电话,通知我参加笔试面试。我与陆先生之间的友谊和交往终成难忘。
我在西泠拍卖一干就是十年,那些日子里,有无数个心心念念的瞬间,如同颗颗钻石镶嵌在我的记忆中。一场又一场的拍卖会,是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也是毅力和耐力的考验。一本又一本厚重的图录书,承载着沉甸甸的珍贵宝藏和历史的痕迹,它们被精心地翻阅,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在这背后,是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坚守与执着。夜幕低垂,星辰闪烁,多少次,看着陆先生在库房和办公室之间穿梭,在院子里踱步,后半夜仍然潜心研究艺术品,不知疲倦。他的智慧与执着让我心生敬意,深深为之折服。
陆先生为人善良而宽厚,待人很谦和。我向他讨教许多书画鉴赏方面的问题,他总是认真耐心地解说,尤其是碰到一些高仿作品,他在鉴定时也不一棒子打死,只要稍有回旋余地,都本着以古为鉴,以真为本的宗旨尽量帮助纠正。
那是一个深夜,我在狭小而拥挤的库房里清点藏品,每一件都需要仔细核对,工作比较繁重。就在我专注地忙碌时,陆先生从库房外走过,他停下脚步,透过微弱的灯光,关切地问我:“要不要我来帮你?”我抬头看了看他,库房里空间逼仄,转身都很困难,于是我说:“不用了,这边空间很小。”陆先生点了点头,转身走开了。然而,没过多久,他再次回到库房门口。这一次,他没有犹豫,直接挤了进来,弯下腰,认真地看着那些藏品,一件一件地帮我报起库号和名称。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阵感动。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陆先生不仅带来了他的帮助,更带来了温暖与关怀。时间在无声中悄然流逝,而那些为了梦想与热爱而坚守的人们,却始终未曾停下脚步。他们共同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只为那璀璨艺术星空中最耀眼的那颗星。
从某种意义上讲,陆先生相当于我的良师益友,而今良师乘鹤西去,益友难寻,我悲痛不已,夜不能寐。与此同时,天地随之共悲,拍卖界为之共泣!为我十年的西泠印社拍卖生涯画上句号。这十年,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光,话有尽、情无限,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对陆先生的深切悼念。此时此刻,写此小文,既为心香一瓣,也算是在他灵前献上一份不成样子的祭礼。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王留青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