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语言不通 成“漂”老人融入最大障碍

2025-03-02 16:32

来源:

如果说蹇继林的父母展现了“老漂族”长期生活的适应轨迹,那么,刘兰(化名)则有着初来乍到的局促。从江苏农村老家远赴一个陌生的城市,今年67岁的她来时只带了几件过冬的衣服、一床棉被和一部连时间都调不准的老年手机。与几年前和儿子初到绍兴时的兴奋不同,她的心里充满了不安。

听不懂绍兴方言,是绝大多数“随迁老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刘兰的新家在越城区稽山街道大众社区,家附近有公园、菜场和超市,足以满足她日常娱乐和购物的需要,交通也十分便利,光公交站点就有三四个。几年前,她的儿子单独来到绍兴打拼,媳妇和孩子都留在老家,因此平日里也不需要她带孩子。他便向母亲提议可以坐公交在绍兴四处走走。然而,和他构想的生活不同,来到绍兴后,刘兰几乎从不外出。

“我有时候去广场上锻炼,想和老太太们说说话,但她们听不懂,我也很郁闷。”原来,刘兰不会说普通话,一口家乡方言让她在尝试与社区里其他老人交流时,很容易冷场和遭遇尴尬,有时甚至还没等她表达完自己的意思,对方就已经露出了困惑的表情,让她不敢再继续交流下去。而刘兰也不识字,即便有心出门,她也无法在公交站台上众多的站牌信息中分辨出自己想去的地方。她说:“绍兴人其实很友好,他们都愿意听我说话,只是听不懂,我也不想再去问路麻烦别人了。”

除此之外,“数字化”也让像刘兰这样从农村来的“随迁老人”深受困扰。刘兰用的手机是儿子给她买的老年机,平时只能用来看时间和打电话,家里的电视是她了解外界的唯一手段。不会用智能手机,在她的老家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但如今来到绍兴,这里的智能手机在老人中的普及率很高,刘兰偶尔会羡慕那些能刷抖音、会扫码支付的老年人。

“在这里,我总觉得自己与大家格格不入。”刘兰说。尽管异乡生活有这么多的隔阂,当记者问起她还打算在绍兴“漂”多久时,她的回答依然坚定:“只要儿子需要我,我会一直‘漂’在这里。”(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