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有古纤道,山区有古岭道。”一句俗语道出古岭道的地位之高。柯桥区的山区半山区区域,是古越文化的发源地,是古越先民的始居地,森林茂密,生态优美,以古道为载体,可以了解周边区域深厚历史文化。古道的修复开通,可以使这些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反过来促使古道价值的提升。
去年被评为省一级古道的上青古道就是典型。这条古道由日铸岭和陶隐岭两条古道组成。日铸岭古道承载的历史文化异常丰富,古道平水镇梅园至祝家村段,2000多米长,有着古越国制兵器的故事,多年铸剑不成的欧冶子竟一日铸成。在古道上还流传着南宋小康王逃难的传说,形成了议事坪、下马桥等地名。因为古道边有御茶湾、有百年茶叶客栈,使这条古道有着“江南茶马古道”的称谓。
陶隐岭古道也是一条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道,它又称陶宴岭、陶元岭古道。从平水镇金渔村金渔岙开始,至王坛镇新联村村委会结束,全长3327米。因南朝齐梁年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隐居于此,采药炼丹而得名,因此有着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还有陆游祖父陆佃的轶事、柯一大王的传说以及泉水岭庙、饭沙石、仙人足、仙人洞等充满神奇的色彩。途中的古红枫群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另一条省一级古道——会稽山香榧古道,全长15006米,途经稽东镇竹田头、新上王、石岙等5个村,将会稽山脉的古香榧群、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古村落、休闲农庄等资源串联。古道所在的会稽山香榧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山地经济林果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利用系统。
知名度较高的还有稽东镇的雪窦岭古道,与峰、嶂、涧、瀑等景观融为一体,令人陶醉。杨汛桥和钱清交界处的西天竺步道,因为狮林禅寺宗教和山水文化的存在,使人向往。还有福全的大雾尖森林古道、王坛的“香雪梅海”森林游步道、夏履的萧绍古道等,都有各自的自然资源与人文特色。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