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宁2月27日电 近期气温反复多变。据中央气象台预报,自2月26日起,我国大部地区持续回暖,但预计在3月初时冷空气再度来袭,全国大部地区又将出现剧烈降温。
乍暖还寒时,如何做好春季高发疾病的预防?
冷热交替,要小心呼吸系统疾病。春季里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细菌病毒都会比较活跃,导致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处于高发期。除普通感冒外,流行性感冒亦在春季高发,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虽已通过接种疫苗有效控制,但仍会有散发。专家提醒,这些疾病都可通过注意保暖、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及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等措施有效预防。
“儿童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易感人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介绍,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可能伴有发热、头痛。麻疹俗称“见面传”,未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且未患过麻疹的人群是麻疹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症状包括发热(通常是高热)、咳嗽、流鼻涕、眼睛发红、口腔颊黏膜有斑点、全身皮疹等。
曾玫提醒,流行性感冒严重时会出现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出现感冒症状时应及时通过病原检测等辨别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若确认患上流行性感冒应及时采取抗病毒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过敏原“随风”而行,需警惕过敏性疾病。春季气候多变,春风里易携带花粉、尘螨、柳絮等常见过敏原,侵袭人体,引发多种过敏性疾病,包括季节性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疾病,以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
“过敏不仅是过敏体质人群需要注意的,其他人群在免疫力低下时也可能出现过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过敏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冯燕华建议,春季外出时可戴口罩、帽子,回家后及时清洁面部和更换衣物,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日常应规范用药,让病情处于良好的控制水平,进而减少过敏出现。
专家提醒,过敏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慎防病情加重出现过敏性休克等。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