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因对乐器的梦想和对木吉他的喜爱,一头扎进吉他的学习中。
因为不爱唱歌,便选择了指弹。上手后才知道它的难度。翻开琴谱,映入眼帘的是几十页看不懂的数字与符号。练了几个月,自以为得道而沾沾自喜,但将自己的作品与大师的比较后,才发觉我的琴声断断续续,时有杂音、错音出现,犹如呻吟。我不禁羞愧和沮丧,然而这也激发了我前进的动力。或许学习便是一个发现“人外有人”的过程吧。
基本上每天我都要练琴,不经意间琴已经换掉一把,弦已更换数次,琴谱也已翻烂半本,撕裂的手指愈合,生出或厚或薄的茧子。我也终于能在某些小舞台上演出几次,赢得掌声和赞许的目光。
进入初中后,作业逐渐增多,伴随着学业的压力,我练琴的时间越来越少,琴盒上渐渐积满灰尘,琴弦上开出一朵朵生锈的花。心中激烈地斗争着:继续还是暂停?拖延几周后,我放弃了吉他,希望日后能轻松些。
可日子似乎并没有变好。每次看见被遗弃在角落的吉他,它孤独得像一个流浪儿,我的心里便觉得空空荡荡的。
一个夜晚,我坐在书桌前,作业仍未完成。或许是想放松,我向窗外看去。夜空像无边无际透明的海,安静而神秘。星斗如同海中漾起的火花,闪闪烁烁,跳动着细小的光点,犹如幼时遥不可及的梦。它拨弄着我的心弦,使我鬼使神差般来到吉他旁。
打开琴盒,拭去尘埃,换上新弦,我以为指法会生疏,琴谱会忘却,但老朋友久别重逢,是不会产生距离的。
曲终,余音绕梁,它将在我的生命中永远起舞。
(柯桥区实验中学八〈16〉班 寿晨瑞 指导老师 马娜)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