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全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推进会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会上,既有围绕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助力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的整体工作部署,也有各相关部门单位紧扣主题就下步怎么干进行的汇报交流。高规格的会议、满满的信息量,核心就两个字——富民。
共同富裕是一场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新形势、新机遇下,绍兴应当如何作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聚焦山区乡镇,一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助力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会上,绍兴不仅给出了答案,更明确了战略目标——
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61以内,区、县(市)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分别缩小到1.65和1.28以内,家庭年收入10万~50万元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高于全省平均。到2027年,形成系列标志性成果,县城承载实现突破跃升、农业农村实现精彩蝶变、城乡收入实现均衡增长、基本服务实现一体共享、共富机制实现变革重塑。
具体怎么做?绍兴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助力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实施方案》(讨论稿),围绕三大板块,重点推进九大重点任务,条条都很具体,有目标,有路径。
其中,“强城”被置于首位。我市将通过建强“县城、集镇、片区”发展轴,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重点推进增强县城承载力、提高集镇带动力、优化片区支撑力三大任务。在具体工作上,将进一步推进全市域一体协同,振兴黄酒、珍珠、丝绸、茶叶、香榧等历史经典产业,开展县城承载能力提升行动,促进县域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服务集成;深化新一轮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分类培育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做精省级特色小镇,实施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一镇一方案”,打造城乡融合发展乡镇实践样本等。
其次是打好“建设、服务、治理”组合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着重推进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三项重点任务。比如,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规划体系,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三宜两富”(宜居、宜业、宜游,物质富裕、精神富有)重点村、省级未来乡村,健全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推进机制,高质量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统筹“一老一小”服务等工作。
此外,我市还将提升“产业、人才、科技”竞合力,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通过深化党建联建打造兴村共富链,实施农村“闲置农房激活”和城市“young改造”计划以及拓展“低空+农业”应用,探索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等多项实质性举措,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城乡青年双向奔赴,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目标蓝图已绘就,便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迅速行动起来,将各项任务付诸实践,在实干中实现目标。“去年,我市农民收入首次突破5万元大关,居全省第3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2。”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新的一年,围绕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的新使命新任务,将通过全市域推进“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建设、加快构建绍兴“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深化乡村振兴重点帮促工程等举措,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共富片”、发展兴村“共富链”、乡村振兴“共富体”。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