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戏。
本报讯 下课铃声一响,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校园里一片欢腾。该校为新实施的15分钟课间设置了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的地面游戏,分为德育类、体能类、趣味类、益智类等四大游戏区域。新学期,我市教育部门积极响应省教育厅要求,引导学校将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学生们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动起来、乐起来。
据了解,在课间时长的探索上,最先出圈的是嵊州市双塔小学。从2022年12月起,该校在不影响上课、不延长在校时间的基础上,将10分钟的课间延长至20分钟、30分钟,一天共开设5个大课间,并为学生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样本之一。去年,我市确定新昌县为“课间15分钟”试点县,在秋季学期开展了相关探索。在此基础上,刚刚开学的春季学期,我市进一步扩大了试点学校范围,指导各校依据校情、学情,统筹考虑上午下午课时数、大课间活动、午餐时间和在校学习时长等因素,积极稳妥地调整作息时间表,优化课间活动时间,通过校园生活的适度“留白”,引导师生走出教室、拥抱阳光、快乐活动。
目前,新昌县已在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新学期该县大部分小学、初中已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案让课间延长5分钟,只有少数学校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学校采取的方案是推迟放学10分钟,这样既保障了课间能延长至15分钟,又不影响原来的上午大课间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长。”新昌县育英小学副校长陈伟说,“安排好作息表后,我们着重布局的是怎样让孩子们在15分钟内能方便又有效地动起来。”
为此育英小学进行了全盘谋划,高段学生相对行动快,就把他们的课间活动场地主要安排在操场,并扩充他们喜欢的、适合短时间活动的足球垫球区、篮球投篮区等活动区域;低段学生则就近安排,学校在教室前面的空地上,画上了跳房子的格子等游戏图案;此外,各个班级也有自己独创的游戏活动,比如做手指操等。
课间10分钟变为15分钟,核心理念是把课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成为课间的小主人。为此,新昌县鼓山小学、柯桥区柯岩街道州山小学等学校在调整作息表之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请学生做课间活动的设计者。在征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学校还结合各自的特色教育内容,进行了课间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安排。鼓山小学主要推行的是地面游戏,喷绘了方便学生丢沙包、玩人体飞行棋和萝卜蹲等游戏的图案。
课间延长让师生们拥有了更多松弛感。“多了5分钟,上洗手间、灌水喝水、远眺护眼就变得从容多了。”新昌县儒岙中学王邓乔同学说。新学期,儒岙中学实行了15分钟课间的新作息表,学生们表示课间多5分钟对学习也是好处多多,比如增加了为下节课作准备的时间。
“课间乐园”的实现,还依赖于教师们不拖堂。为此,绿城育华新昌城东实验学校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教学层面要求教师严格守时,严禁出现拖堂挤占、限制学生活动等情况,充分保障课间时间;德育层面将课间活动质量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建立“校长巡查—年级督查—学生监督”的动态管理机制。
“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我市各校正在以这样的使命感,把学生身心感受放在中心位置,坚持课间15分钟这项“小切口”改革,践行教育观从“分数本位”向“生命本位”转变。
(图片由新昌县鼓山小学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王丽红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