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婴儿误食鼠药 ,医患接力抢救化险为夷

2025-02-24 22:34

来源:

“有没有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近日,绍兴市中心医院马鞍院区急诊室内,一阵急促而焦急的呼喊声打破了宁静,一位面容焦虑、满眼泪痕的母亲,怀里紧紧抱着18个月大的孩子,手里还攥着一包粉色颗粒状的老鼠药。

赵女士声音颤抖,带着哭腔向接诊的儿科主任医师徐培林描述着情况。原来,当天她在家做家务时,一不留神,发现儿子正拿着放在角落的老鼠药玩耍。赵女士见状,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孩子已经误食了。于是,她急忙抱起孩子,拿上那包粉色老鼠药,火急火燎地赶往马鞍院区。

值班的儿科医生陈波接过赵女士手中的老鼠药,仔细观察后,脸色凝重。他怀疑这是抗凝血剂类鼠药,一旦误食,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内出血,情况十分危急,他即刻联系了马鞍院区儿科主任医师徐培林前来协同问诊。

虽然孩子此时看似情况良好,但徐培林深知,对于这么小的患儿来说,洗胃越早越好,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然而,马鞍院区对于婴幼儿的洗胃经验相对不足。于是,徐培林立即与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取得联系,决定送孩子到总院进行紧急洗胃。

马鞍院区的急救人员迅速行动,以最快的速度将患儿送到了中心医院抢救室。此时,儿科值班医生余新亮已经接到指令,早早等候在那里。他迅速予以维生素K1预防出血,并和护士们一起投入到了紧张的洗胃工作中。

洗胃室内,医护人员们小心翼翼,生怕给孩子带来额外的伤害。刚开始,洗出来的胃液是粉红色的,和家长带来的药物颜色十分接近,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紧张不已,心提到了嗓子眼。医护人员在进行成分分析对比后,初步认定患儿误服的老鼠药中含有雷公藤甲素,这是一种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成分。

余新亮介绍,雷公藤甲素不慎使用,会给人体带来肝肾损伤、消化系统不适和血液系统异常等严重伤害。幸运的是,由于家长及时发现并送医,以及两院区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和全力抢救,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并于近日顺利出院。

“学龄前儿童心智未发育成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家长如果东西未放置好,很容易发生误服事件。”徐培林说,在他们医院的儿科门诊里,每年都会发生儿童误服管道疏通剂、洁厕液、杀虫药等有毒物品。他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将有毒类、药物等物品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