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受到广泛关注。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越城镇街怎么拼、如何赢?各镇街能从这次“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中找到各自答案。
“我们将继续扛起工业发展‘大旗’,招大引强,挑起‘经济大镇挑大梁’的担当。”皋埠街道党工委书记任宇说。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目前的情况是“绍兴看越城,越城看皋埠”,但也要看到,这一产业在皋埠街道的发展还处于“从小到大”的阶段,引人注目的仍旧是那几个多年前招引的企业。今年能不能再招进几个头部企业?能不能站到全国乃至全球的“聚光灯”下?“要拼,要争口气,冲到第一线!”这是越城必须拿出的决心。
地处越城南部,加上产业项目少,鉴湖街道素有“南闲”之称。“如何体现鉴湖自己的责任担当,坚持闲而不‘闲’,多刷‘存在感’,在‘闲’的发展定位中拼出‘忙’的节奏感,才能在这一轮发展中抢到主动权。”区委主要领导说。事实上,鉴湖街道同样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比如北边拥有美丽的栖湖,经过努力,这里“长”出了栖湖公园,但人气还不够旺,特色也不明显。没人气就难引项目,没项目就更没人气。“街道不妨抓紧做一件事——加快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用心打造以栖湖为中心的文旅群落。”座谈会上,越城区有关人士提到,“要立足自身优势,主动招引项目,努力在‘银发经济’上实现破题。”
本次走访发现,在发展这件事上,有的镇街啥都想抓,结果目标模糊、主次不明、力有不逮。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越城有13个镇街,如果每个镇街都能做好一个大项目,加起来就是13个大项目。很多时候,打造好一个项目,就是在打造一张有辨识度的名片。比如鉴湖街道,如果能围绕“康养”谋项目、做文章,相信拥有一张“康养在鉴湖”的名片还是极有可能的。曾被称为“铁锈区”的稽山街道,同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锁定医疗器械这一新兴产业,每年集中精力引进一批创新创业项目,三五年后就会有几家发展起来。这段时间,“杭州六小龙”很火,要知道,它们初期也都是人才创新项目。成长后,它们就成了新的增长动力。
总之,镇街要更好发展,“拼”是底色。项目有没有,关键要主动出击,而不是“等靠要”。跳出舒适圈,顶住压力、奋力突围,敢拼敢闯也就有了赢的底气。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