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杭州,寒风渐退,春意可感。
“前几天,我们在杭州钱塘区的子公司办理一张营业执照,2小时就拿到了。”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说,杭州从“四张清单一张网”到“最多跑一次”,再到政务数字化改革,“政府的高效服务也是企业的竞争力”。
坚持“应减尽减、能减尽减”,推动系统平台集成、数据信息共享、做优信用体系,企业办事“一照通办”、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企业无违法违规“一纸证明”……杭州创新实施“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模式,在各政府部门、各监管领域推动“数据跑”代替“企业跑”,省时、省力、省心。
做“减法”,以企业所需的政务服务为突破口,政府提效,就能为企业减负。
2月6日,瑞幸咖啡上海公司总经理毕宏成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100家分支机构的新设、变更、注销等不同工商登记业务。
“我们在上海有1400多家门店,登记注册业务的办理非常频繁。去年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我们座谈时,我们提过这个问题,没想到今年春节刚过就解决了。”毕宏成兴奋地说。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转变,是角色转换,更是换位思考。今年,上海的“新春第一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强调从企业视角看营商环境政策落地效果,聚焦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为企业解决“烦心事”,推动解决企业发愁的“老大难”问题。
做“加法”,培育优良的产业生态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春节期间,一些游客穿戴外骨骼产品登泰山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这款外骨骼产品是泰山文旅集团和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小巧时尚,备受关注。回顾近10年的创业路,肯綮科技总经理余运波感慨地说,深圳在供应链、产业链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完善的供应链、产业链使得科创企业更容易找到匹配的资源支持。这对肯綮科技的成长至关重要。
“深圳打造营商环境的重点之一就是创新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全产业链的优势,吸引聚拢大量有活力、敢试错的中小企业和人才团队,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说。
从创新创业到转型升级,以“加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
“今年3月,我们新的生产基地将要开工。”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瞿毅然说,新产线将采用智能化生产设备,投产后企业综合成本将下降约20%。企业扎根重庆江北,深耕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20余年。此次企业技改升级离不开江北区相关部门主动上门,送政策信息、派专人指导申请专项技改贷款。
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屈亚军介绍,主动对接企业技改需求,推动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迈向高质量发展,是当地打造营商环境的工作重点之一,“企业的竞争力就是我们的竞争力。企业越做越强,我们的吸引力也会与日俱增。”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