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南街道的繁华区域,秦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宛如一颗温暖的明珠,照亮社区居民的生活。这幢二层楼高的房子去年5月才刚刚投入使用,但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成为社区最“网红”的一幢楼。“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主要是围绕‘一老一小’场景、信息的展示以及休闲娱乐等各个功能活动区,二楼比较丰富,包括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市民教育、科普宣传、科创空间这五大类活动场馆。”社区党委书记徐玲玲介绍,在这里,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创新举措不断涌现,社区文化丰富多彩,处处彰显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非遗系列手工课。
“E起秦望”的三层意思
走进党群服务中心,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会客厅墙面上醒目的“E起秦望”党建品牌标识。“E代表数字化未来社区,E起谐音‘忆起’和‘一起’,围绕忆起秦望、不忘来时路,一起勤旺、奋斗正当时,E起秦望、展望新未来三大时间主线来贯穿。”徐玲玲介绍。
“在社区治理的道路上,每一代社区干部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直不忘初心,勤于回望总结,当下这个责任已经落在了90后、00后年轻主力军身上,希望他们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美德,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展望未来,带领社区居民一起耕耘,兴旺发展。”徐玲玲说,社区积极打造“天天有感”的党群服务为中心,将党建工作与基层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聚焦群众需求,以实际行动落细落实民生实事工作。
徐玲玲至今还记得,2023年7月自己刚调入社区上班第一天,就有11名居民在办公室等着,要求把垃圾房移走,态度非常强硬。“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我知道,只有倾听居民的声音,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徐玲玲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围绕“听、提、议、做”四字策略,多次组织相关楼幢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召开沟通协调会,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同时,邀请楼道长、党员代表、业主代表等就垃圾房改造相关问题反复磋商。“那段时间,我们亲自带队,带领副职、网格员、调解员开展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政策宣传等活动,就是为了精准把握问题的解决方向,让居民满意。”徐玲玲说。
经过不懈努力,两个崭新的、功能齐全的垃圾房在秦望花园小区投入使用。“以前垃圾房又脏又乱,现在焕然一新,社区真的为我们做了件大实事!”居民王大爷高兴地说。
口袋公园的建设也是社区党建引领下的又一成功案例。建设新村与秦望花园中间围墙外有一块闲置20多年、近3000平方米的废弃空地,长期以来垃圾堆积、臭气熏天,居民投诉不断。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街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社区与开发商、物业公司、业委会、党员代表召开会议10余次,深入了解民意。最终,越城区首家以法治为元素的口袋公园建成,推窗入园、出门见景的优美环境让居民们赞不绝口。
强社公司的共富路径
和其他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不同,秦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竟然设置了商场的柜台,柜台内放着黄酒、纸巾、牛奶等商品,不时可看到有居民前来购买。“这是我们的强社公司,也是城南街道首家、越城区唯一一家注册成立的强社公司。”徐玲玲说,通过强化社区集体经济,可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为实现区域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强社公司于去年7月注册,当年10月正式运营,目前已有一景乳业、褚府家纸、抱龙山酒业、九里蚕种公司等30家社会组织成为合作伙伴,其中入驻商家18家、共富合伙人12家。“这些合伙人的加入,为强社公司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徐玲玲说,截至目前,强社公司总营业额已达20余万元。此外,强社公司还组织惠民活动共计18场,累计惠及群众2000余人;共富直播累计14场,累计直播观看约1500余人次。
“我们将创收资金用于老旧公共设施维修、助残、助困、助老,真正实现了社区、合作单位、居民三方共赢。”徐玲玲说。
“以前社区的公共设施较为破旧,现在有了强社公司的创收,很多设施都得到了维修和更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居民赵先生说,“而且通过参加就业培训,我还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收入也增加了。”
点亮居民的精神家园
秦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党建引领的阵地,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在这里,老年大学、共享教室、一起嗨舞蹈房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了学习、娱乐、交流的平台。
“我们的老年大学成立于2014年,是城南街道第一所老年大学,从最初的一两个班,发展到现在7个班,共有学员300余名。”徐玲玲介绍,升级后的老年大学课程设置非常丰富,有拉丁舞、民族舞、交谊舞等,还分初、中级别,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去年年底,社区原本计划通过小程序加大老年大学课程的宣传力度,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发布,课程就被老年人一抢而空。“这反映出居民们对文化生活的热切需求。”徐玲玲笑着说。
共享教室也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是街道级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也是老年学校的思政教室。围绕“一老一小”这一重点,社区常态化开展红色宣讲、太极拳、手工、书法、就业培训等系列课程。“我们的共享教室实现了党群服务中心天天有课程、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聚会,一站式满足了‘一老一小’多元化需求。”徐玲玲说。
在一起嗨舞蹈房,记者看到了一些老年学员翩翩起舞的身影。“我退休后就来老年大学学舞蹈,在这里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结交很多朋友,生活变得充实又快乐。”学员孙阿姨说。
红色大讲堂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红色大讲堂已经举办各类活动80余场,承办了街道、区级等各类活动,如运河诗歌等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到2000余人次。徐玲玲表示,通过红色大讲堂,党建影响力不断提升,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文化活动。此外,社区还深挖社区达人,聚集社区能人,打造了“一起SHOW”平台。在这里,社区能人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为“一老一小”提供开放性、精准化、共享式的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该平台,激发能人效应,让社区基层治理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徐玲玲说。
■ 记者手记
党建品牌,喊得好更要做得好
看到“E起秦望”的标识时,我起初以为只是个响亮的口号,可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它背后藏着满满的行动与担当。
围绕“听、提、议、做”四字策略,一次次组织沟通协调会,邀请各方代表反复磋商、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最终建起崭新的垃圾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将废弃20多年的空地打造成越城区首家法治口袋公园;成立强社公司,接连开展惠民活动,创收资金用于改善社区设施、帮扶困难群体……在秦望社区的治理中,“E起秦望”不是一句空话,桩桩件件都是“一起勤旺”的生动注脚,让“E起秦望”这一党建品牌有了丰富的内涵。
喊出一个党建品牌的口号容易,难的是在日常工作、难题处理、社区发展中,始终以品牌理念为指引,将每一项承诺落到实处。秦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E起秦望”为纽带,把社区工作和居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书写社区发展的美好篇章,为其他社区和组织的党建品牌建设提供了优秀范例。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李颖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