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父亲遗愿要回到绍兴认祖归宗,美籍华人卢女士求助

2025-02-14 15:11

来源:

“我们正在努力寻找绍兴卢氏的家谱,期盼能够找到记载高祖卢福安公和曾祖卢凤祥公的相关信息,完成我们父亲认祖归宗的心愿。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线索寥寥,我们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我们诚挚地向《绍兴晚报》寻求帮助,恳请各位读者朋友伸出援手,提供任何可能的线索或信息。”近日,远在美国的卢女士向晚报求助。

卢炳业年轻时候的照片。

远隔万里的寻根之旅

卢女士今年60岁,是美籍华人。父亲卢炳业出生于1925年3月8日,浙江省绍兴县(今柯桥区)人。卢炳业年轻时就送3个女儿去美国求学,一家人聚少离多。“父亲65岁与世长辞。他晚年的心愿便是回到祖籍绍兴,找到祖籍地址,归入族谱之中。但父亲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卢女士说。

前段时间,远在美国加州的卢女士借助Deepseek制定了为父亲寻根的计划,并找到绍兴人赵芹燕,请求帮忙。“请问当弄里的卢家大道是否曾有卢家的人居住在此?我父亲是绍兴人,姓卢(1945年离开绍兴),据他描述,祖辈曾拥有半条丝绸街,不知道是不是华舍当弄?请赐教,万分感谢。”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赵芹燕的公众号留言。

赵芹燕曾在2019年写过一篇《寻根问祖之华舍赵氏》的文章,对寻根溯源有着浓厚的兴趣。“绍兴、卢家、丝绸,或许我能帮忙找到一些线索。”从大年初一开始,赵芹燕与卢女士隔着16个小时的时差,通过微信交流,逐渐拼出线索。

卢炳业工作时的自述。

卢女士回忆,祖母曹馥珍曾经说,自己在年幼时目睹秋瑾从湖边飞跃上岸的情景,极有可能他们曾在鉴湖一带生活过。在卢女士的记忆中,曹馥珍爱抽水烟,而根据赵芹燕在柯桥华舍娘家邻居的记忆,家对门就有一个烟馆。卢炳业的父亲卢吉臣在他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曹馥珍带着卢炳业和卢炳业的姐姐卢素珍独自生活。卢素珍的丈夫是抗日军官,他们没有儿女。曹馥珍和卢素珍都在抗日战争时期去世,卢素珍的丈夫也音讯全无。

赵芹燕根据卢女士发过来的资料,拼凑出她父亲的过往经历:1936年9月至1942年7月,就读于浙江省立绍兴中学(绍兴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抗战时期,南迁台州市天台县浙酋村,直至抗战胜利返回。1943年1月至1945年5月,浙江省临海县政府事务员。1945年7月至1948年9月,浙江省杭县(今杭州)税捐稽征处事务员。1945年10月至1949年5月,浙江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科员。1950年5月,浙江省滃州县(今舟山岱山县)政府任职。1950年7月,赴台湾省彰化县。

根据这些线索,赵芹燕去了绍兴市档案馆,查询差不多年龄的卢姓人家,却唯独没有卢炳业的名字。赵芹燕的同学发来了绍兴市第一中学1940年至1945年的花名册,唯独少了1943年。两条线索都断了。

想帮父亲实现认祖归宗的心愿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新的线索出现了。

“华舍当弄大道地的卢家就是我们家,我祖辈是从温州来华舍做丝绸生意的。但卢炳业不可能是我家的直系亲属。”赵芹燕的公众号有人留言。留言者叫卢永武,今年63岁。他猜测卢炳业很有可能是他曾祖父的其他兄弟。他们一家都在温州,卢家家谱大概率也留在那里了。可能知道家谱信息的小姑,现在患了阿尔兹海默病,也无法向其问出什么信息了。

卢永武发来了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姑姑的老照片。卢女士看了,觉得照片中的人与父亲有几分神似。为了进一步确认,赵芹燕又将这些照片发给了在华舍的老邻居。不等赵芹燕开口,有人便一眼认出,照片中的人与卢家人长相相似,特别是与他的亲戚卢文炎年轻时候颇为神似。可惜卢文炎几年前已离世,线索又断了。

“我父亲若还在世,今年正好100岁。”卢女士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她们三姐妹便决定在父亲百岁寿辰之际,一同回到绍兴,看看父亲口中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故乡美景,实现父亲“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夙愿。

希望有相关线索的市民看到后与晚报联系(电话88643111),帮助卢女士完成父亲认祖归宗的心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见习记者 盛琳婕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